鲤城:文化遗产铸魂,迭代重现古城魅力
时间:2022-02-19 10:35 浏览量:1

  近年来,鲤城区以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加强构建防护机制、坚持推动史迹修缮、着力培育传承力量,全力迎接后申遗“新考验”。

  一、汇·力量 

  一、加大保护 

  出台《鲤城区文保单位巡查工作方案》、《文物保护单位“六位一体”管理》等方案。在2019年设立区级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基础上,2021年1月份,鲤城区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成立8个街道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建完成区级、街道文化遗产保护中坚力量,构筑文物、公安、消防等“六位一体”文化遗产保护防护网格。 

  二、加深防护 

  定期检查督促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落实情况,监督、指导社区做好日常巡查,督促各文保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做好文保单位本体保护和消防安全的日常管理、修缮和保养工作。全年共排查安全隐患94条,督促整改66条。

  三、加强守护 

  2021年4月,鲤城区检察院牵头与住建、文旅等部门建立古城保护联盟,充分运用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重点关注修缮、保养、消防等情况,至目前针对性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件,推进修复省级文保单位4处。同年6月,鲤城区法院在去年设立的 “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基础上,再次成立全国首家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展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普及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知识,引入司法力量协助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难题积案,发布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9件,推动建立遗产保护长效机制。

   

  二、修·史迹 

  一、转化修缮价值 

  按照“城市双修”方针,拨付近1000万推进万正色故居、李贽故居、花桥慈济宫、承天寺等保护修缮项目;施琅故宅、亭店杨氏民居、王顺兴信局旧址、吴树第宅等5处文保单位抢救性加固工程已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六个一批”项目中,施琅故宅、锡兰侨民居保护修缮项目的顺利完成;通过征收方式对小山丛竹坊、旧馆驿149号、黄氏宗祠等文保单位加以修缮,重新对外开放。

  一、转化修缮价值 

  按照“城市双修”方针,拨付近1000万推进万正色故居、李贽故居、花桥慈济宫、承天寺等保护修缮项目;施琅故宅、亭店杨氏民居、王顺兴信局旧址、吴树第宅等5处文保单位抢救性加固工程已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六个一批”项目中,施琅故宅、锡兰侨民居保护修缮项目的顺利完成;通过征收方式对小山丛竹坊、旧馆驿149号、黄氏宗祠等文保单位加以修缮,重新对外开放。 

  二、强化科技支撑

  积极引入文物保护科学方法,投入近200万元完成全部古大厝、古民居类文保单位智慧用电系统安装和电气线路改造提升,实现文保单位电气线路套管敷设34处。引入数字化管理,委托第三方机构为文保单位“定线落图”,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构建保护对象资源数据模块,实现动态化监测,实时掌握保护对象总量、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   

  三、深化环境整治 

  近年来,鲤城区累计投入资金约3亿元,先后启动8个世界遗产点以及甲第巷口、车桥头非遗文化馆、海关口、蒲寿庚故居遗址、市舶司入口等古城13处重要节点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主要进行针对建筑风貌改善、店招广告规整、市政设施完善等内容开展整治工作。如,拆除南外宗正司遗址和市舶司遗址2处新增申遗点周边违章搭盖15处、500平方米。如,配合市申遗办完成鲤城区8处遗产点遗产标识、界桩界碑摸排、核实工作。

  

  三、传·非遗  

  一、织密育才网络  

  引导乡土非遗大师成立大师工作室和传习所,组织申报第三批市级非遗传习所,发挥非遗大师品牌效应,依托22个省、市级大师工作室和14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广泛聚集和引领非遗传承。鼓励非遗大师带徒授艺,近年来发放补贴87.9万元,引导非遗大师通过带领团队等方式口传心授,确保非遗人才的代际衔接和技术衔接,今年来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7名市级非遗传承人,完善非遗传承队伍建设。将非遗保护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推动非遗传承人才传承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如举办鲤城区中小学美术教师民间工艺传承提升研修班,鼓励教师队伍参与花灯的设计和创作。

  二、搭建汇才平台 

  创设非遗人才交流平台,成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加强行业指导,在扩大南音、木偶头雕刻、花灯彩扎等非遗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鲤城非遗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推动本土非遗人才在交流碰撞中促进技艺提升,近年来先后举办交流活动30余场。鼓励辖区优秀非遗文化“走出去”,定期组织辖区非遗文化团队参加高层次的文化展演活动和赛事,如今年6月组织花灯、石花膏、五祖拳等非遗项目参加省文旅厅和市政府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展示活动。 

  三、营造重才氛围 

  大力帮扶辖区非遗人才,设立非遗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单列20万元用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广泛参与和支持非遗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古城文化传播人才”“街头文化表演提升”和“世遗人家品牌”等三大培育计划组织开展遗产点讲解员培训班6期共240人次,引导各行各业、各界社会人士参与遗产保护,自觉成为古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代言人,让世遗泉州古韵鲤城更加暖心,更有温度、更具影响力。制定《鲤城区“海丝”系列文旅活动计划》,坚持“一个月一个主题”,常态化开展“书香鲤城”“古韵鲤城”“红色鲤城”等文旅活动,加强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宣传,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四、促·融合

  

 一、多言语音导览 

  开通22个世遗点中文、英文、日语、韩语、闽南语等5种语音导览,特别是聘请粤语导游、闽南话导游和中英文导游,编印古城手绘地图,多语言标识重点景区、世界遗产点、历史遗迹、特色小吃、文化空间等场所,并发放到各旅行社、酒店、民宿等,为各国不同游客、团体提供便利;

  二、智慧平台服务

  全面启动鲤城区智慧旅游小程序平台运营,为游客解决酒店民宿网上预订、线路攻略、导游预约、文创商品营销、网上支付、投诉建议等高质量旅游服务。对6.41平方公里的泉州古城各街巷、景区进行导视标识安装,在一街三巷(中山中路、花巷、古榕巷、金鱼巷)做试点安装标识标牌,了解游客、居民的意见,根据实际全面覆盖铺开;

  三、非遗研学体验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的融合,体验古城社会生活美。在李贽故居、印记闽南、正音书院、清源驿等文化空间举办南音、火鼎公婆、拍胸舞、刻纸等非遗研学体验活动,让学生、市民直观地了解、认识非遗,并在深刻认识非遗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姿、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领悟民族精神的力量,加强自身对非遗等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唤醒保护、传承非遗等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非遗“冻”“动”转化 

  积极打造“旅游+非遗文化”的文旅产业链条,鼓励非遗传承人研发设计富有泉州(鲤城)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推动传统工艺品、风味小吃向“旅游伴手礼”发展。不断加强非遗产品的研发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将非遗文化作品转型为市场吸引力较强的文旅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五、推动文旅融合  

  鼓励非遗传承人到古街巷、古民居、古建筑中设立传习所、开展非遗体验活动,推动旅游+“非遗”融合发展。积极组织参与伴手礼评选活动,引导旅游景区、园区引进木偶头、花灯刻纸、涂门贡糖等老字号、非遗项目或衍生品入驻,对接市场,形成研发、展示、销售、文化传播为一体的文化旅游配套项目,促进非遗产品产业化、市场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