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鲤城高新区转型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的通知
时间:2022-06-06 15:51 浏览量:1

  

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泉鲤政办〔202222 

  

  

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鲤城高新区转型提质三年行动方案 

2022-2024)的通知 

  

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将《鲤城高新区转型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525         

(此件主动公开) 

  鲤城高新区转型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鲤城高新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鲤城创新发展的策源地和先行区。根据《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见》(泉委发〔201618号),以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高新区标准化建设,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聚,提升国家级高新区含金量,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四个更大”新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积极融入“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战略大局,对接落实全市五大重点工程之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产业导向,围绕鲤城“1345”总体部署,推进树立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资源共享产业共生各方共赢的思路,探索新发展路径,做实做细“高”和“新”两篇文章,致力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标杆区。 

    二、发展目标 

今后三年,围绕“企业、行业、产业”优化提升,“提质、更新、联动”加力奋进,“安全、安定、安居”做足支撑,着力推进高新区产业格局重整、服务功能重造、空间资源重生、体制机制重建,促进高新区转型提质和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4年,园区上市企业达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1家,规上工业企业达16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38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达16个、工程研究中心达25个;推动超2000亩用地完成标准化建设及改造,新增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200万㎡以上,带动工商总税和亩均税收“双倍增”,实现规上产值530亿元、工商总税13亿元,亩均产值1100万元、亩均税收30万元。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布局更加聚集,产业空间更加高效,形成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三生融合”产业园区。 

    三、重点任务 

    (一)培育高科技企业群体 

    以泉州市“四个倍增”计划和四个创新工程为引领,着力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高水平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团队倍增计划和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国家高新区建设提升、创业创新生态营造和科技政策体系构建工程。 

   1.实施数字经济产业强基计划。围绕电子信息、机械汽配、纺织鞋服等支柱产业,在制造领域引导数控技术创新应用、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科技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在商贸流通领域引导“互联网+”应用型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与应用,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推进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探索“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建设,鼓励企业推进关键环节、关键工序数字化改造,提高设计、工艺、制造和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提升,以数字产业为基础、软件信息技术等为重点,优化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动重点行业生产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力争到2024年建成8个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以上数字化车间,推动130家以上企业“上云上平台”。(责任单位:区工信局、科技局、发改局) 

  2.实施军民融合产业扩容计划。加强区域顶层方案设计,充分发挥高新区品牌效应,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配套环境等综合优势,着力创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逐步培育发展相关产业链,突出鲤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特色。围绕军民技术双向转化能力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引进国防科技工业院校设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引导军民融合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泉州分中心落地园区,通过推进军方需求与地方创新前沿、社会创新资源的衔接,建立一条反应快、决策快、能力形成快的科研应用渠道,引导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源有序进入国防科技领域。(责任单位:区工信局、科技局、发改局) 

  3.实施绿色化发展和节能减排工程。认真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支持工业企业实施节能减碳改造,深入实施“绿色数字技改”行动,重点实施小体积陶瓷电容器、恒劲科技流量测量仪表等工业技改项目。鼓励绿色产业增产扩容,抓住机遇做大做强。引导企业选用绿色工艺和设备,采用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锅炉(窑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能效提升、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重点工程,推动企业实施能源替代,提高天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率,努力挖掘存量节能空间。力争每年实施节能减碳项目1项以上,到2024年累计实施5个项目。力争省级以上绿色制造项目、绿色工厂实现零的突破,推动高新区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企业绿色发展理念显著增强。(责任单位:区工信局、区发改局、鲤城生态环境局,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二)塑造高品质产业空间 

按照“一园三片”空间布局,以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为主线,以土地重整、企业重置、环境重造为抓手,按照投用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四个一批”要求,分类型分步骤推进改造建设,有效扩增产业载体容量。 

  1.推进空间格局重整。北部片区着力推进科创中心项目建设并形成示范,带动周边区域空置低效用地的收储和改造,依托片区内各优质企业,引导电子和光电信息、纺织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聚集,打造高端产业发展示范区。中部片区着力推进现有企业厂房的规范提升,腾退低效产能、盘整空间资源,依托片区内各优质企业,聚集机械汽配、纺织鞋服上下游产业链,打造传统产业升级的承载区。南部片区重点探索新型产业用地“M0”,适度发展居住、商业等综合型配套,作为新兴产业迭代的规划区。策划形成具体增长支撑点,落实清单化和节点化要求,力争2022年完成13个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及改造,用地面积超800亩,投资总额超50亿元;2023-2024年接续推进13个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及改造,用地面积超1200亩,投资总额超80亿元;完成建设及改造的项目用地亩均税收达到60万元/亩。(责任单位:高新区管委会,区自然资源局、工信局,各街道办事处) 

  2.提升用地产出效能。试行容积率精细管控机制,实行国企主导收储改造模式,盘活利用存量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重点用于支持上市及拟上市企业的增产扩容需求。引导并推动企业启动现有空置地块建设,腾退低效产能,支持区域内企业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以优化厂区布局增加建筑面积,免收增容费,所增加的建筑面积和税收产出相挂钩,并按比例无偿转让给区属国企作为国有资产,用于配套设施建设。按照成片改造、先易后难、分类示范、梯次推进的原则,逐步推进老旧工业小区改造提升,腾出产业发展空间,发展汽配贸易、智能制造、职业教育等,推进产教融合,打造一园一品、特色鲜明的园中园。(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工信局,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江南城建集团) 

  3.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委托专业团队规划设计工业园区立面景观导则,结合厂房外观、路牌招牌、标志标识等立面设施,设计突出园区整体形象、彰显企业品牌特色、体现产业元素氛围的方案,由政府牵头主导、企业配合实施。组成专项小组,引导督促企业拆除老旧钢构厂房和楼顶搭盖,对符合规划方案、尚未建设的零星空地依法报批建设,支持未达容积率的部分经质量和安全审查合格后改建扩建,按规范要求退让公共空间,区属国企主动介入参与合作建设。策划生成环境提升工程包,统一规划设计打通断头路、断头管,完善排水排污排涝系统,提升亮化绿化立面景观。实施园区有机更新,新建及改造长租公寓20万平方米以上,同步完善商业配套、教育医疗、吃住行娱等现代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的智慧园区。(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城管局、自然资源局,江南城建集团,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三)构建高能级服务平台 

基于资源要素共建共享理念,以高新区实体产业为核心,立足江南新区三大板块相互配套的理念,着眼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建设环高新区的创新资源要素聚集中心,全方位做优做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体系。 

  1.提升创新载体专业水平。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打造科技型企业矩阵,力争到2024年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税收占规上工业产值、税收比重达到50%以上。大力发展新型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高现有创新创业平台孵育水平和孵育成效,以创投中心、科创中心等办公楼宇为载体,引进金融、保险、法律、会计审计等第三方机构,建设共享服务平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模式,在空置楼宇创建更大规模、更新模式的创新平台,引进国内专业孵化机构,支持运营公司带项目带人才带技术服务高新区,补齐产业短板,注入新鲜血液。提高R&D经费投入总量和研发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企业有研发机构的比例逐年提升,力争到2024年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发改局、工信局) 

  2.推动科技服务云端对接。聚焦创新发展战略需求,瞄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链融合发展,通过运行机制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加快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积极向技术源头与产业应用进行“双向拓展”。打破区域和空间概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云会商”等方式,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技术专家合作,把产学研基地、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开办到各地科研院所里去,实现“联合研发、生态共享、平台赋能”,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无界空间,探索搭建创新“云载体”,整合企业、项目、院所、创新载体等各类科创数据,在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评估认证、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等方面集聚资源和信息,为科技创新供需双方搭建云端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发改局、工信局,高新区管委会) 

  3.拓展金融服务多元结构。围绕主导产业,聚焦中小企业,瞄准融资难、融资贵两大“痛点”,积极推动产融合作发展,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按照“财政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加强与省市基金或社会基金合作,重点对接促成金控集团全系列金融产品落地入企、华兴集团设立泉州典当分支公司,探索设立“鲤城高新产业扶持基金”,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完善日常监管机制,构建产业投资运营体系。多种形式举办金融产品宣贯等活动,提高企业与银行、基金、担保等金融机构的对接频率,推动银行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股权质押贷款、设备质押融资等多类型融资服务,建立符合创新型企业成长规律的投贷联动机制。实施上市培育计划,加强企业上市后备梯队建设,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运用和金融扶助力度,支持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引入外部资本、吸纳风投资金、上市北交所,储备10家以上上市后备企业库。(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工信局、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 

    (四)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 

贯彻落实人才“港湾计划”,坚持以用为本人才机制,突出管用真用和柔性管理,落实各项人才奖励补助政策,强化人才引进及培养的投入保障,搭建企业和人才互动交流平台,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1.聚焦行业产业人才需求。落实招商引资与招研引智联动机制,加快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和基础性创新人才引育。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人才、实用人才、一线人才培育,推动行业人才队伍结构转型、优化,推动产业劳动者知识技能更新、升级,扩大中高级人才与基层技能型人才体量。搭建技能人才培训平台,扎实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构建高质量技能人才数据库,形成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研究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人才载体建设和平台管理,推动五交同源科技研究院、海丝医学创新研究院等项目落地建设,加快高端人才和人才队伍聚集,打造区域创新创业高地。鼓励企业申报创新实验室、技术中心,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人才创新创业园。探索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共建产业学院,“二元制”培养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订单式为企业输送各层次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与泉州经贸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本地院所合作开展针对企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帮助企业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人社局、科技局、工信局、发改局、教育局、科协,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 

  2.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围绕重点产业紧缺型人才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的引才模式,靶向引进产业紧缺高层次人才,加快培养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畅通引才引智渠道,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探索实施重大引才活动服务外包,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深挖国内外专家人才资源,精准实施人才引留。通过园区标准化建设,打造“专精特”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等高能级引才聚才平台力争到2024年培养引进泉州市高层次人才200名,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以上。指导辖区试点企业开展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建立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注重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和市场用户评价。发挥研究院所、创新工程中心作用,拓宽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渠道,鼓励和引导科技人员服务高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要素向企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新动力。(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人社局、科技局、工信局,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 

  3.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进一步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推进人才服务阵地建设,提高人才服务管理水平。全面梳理人才“港湾计划”系列政策指向,做好各类人才对应政策的分析归类,有针对性推动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等支持政策的精准实施,确保服务事项落地落细,持续开展“人才政策、人才服务进企业”活动。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分级分类为人才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多元化的服务保障,切实解决好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政策待遇,着力打造服务效率高、服务体验好、人才获得感强的人才发展环境。结合园区标准化建设,改造建设人才公寓10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区委人才办,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江南城建集团,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 

    (五)形成高效率管理机制 

围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强化对土地的集约利用要求,突出对企业的分类分层管理,推动实现对企业政策发布和行政服务的集成化一体化,切实增强涉企管理服务的效能效率,有效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 

  1.推行空间管理标准化。推行“亩均效益”改革,推动以产出论英雄,完善现有企业用地和厂房的调查摸底数据,根据用地面积、建筑面积、产业类型、单位产出等指标对企业用地进行评价定档、分类管理。完善低效和闲置用地的评估监督和退出机制,着力推进低效和闲置用地腾笼换鸟、二次开发,探索建立园区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大数据平台和购地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对拟承租厂房入园的企业实行审查备案机制,引导支持符合产业定位、配套优质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项目入园,严禁引入限制类、淘汰类、禁止类项目以及工艺技术落后、单位能耗大的项目。对落地企业开展动态监测,从投资强度、单位产值、单位税收等方面对落地企业进行跟踪考评,并对考评未达标的企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2.推动工业企业园区化。探索打造城市“硅巷”,以存量空间更新为主,打造集现代科技、新兴产业、创新人才、金融资本、先进管理的要素集聚的创新科技产业区域。利用企业规范提升、老旧工业小区改造扩容的产业载体,引导园区周边符合产业导向的优势企业“退城入园”,采取购买或租赁方式入驻园区并给予享受相应的奖励政策,对入园企业退出的用地进行收储并加大奖补力度。鼓励部分企业就地转型,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文化等新兴产业和高科技服务业,推动资源利用效率低的淘汰类企业、“僵尸企业”逐步清退用地、收储改造。(责任单位:区工信局、自然资源局,高新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3.推动涉企服务一体化。加快建设“党建+”邻里中心,探索设立行政服务分中心或集中收件窗口,布点设置功能完善的自助服务设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构建集约、开放、共享的便企便民服务圈。建立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打造一体化的园区数字服务平台,推动数据上云、服务下沉,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共同建立高新区涉企服务信息资源库,跨部门整合各类涉企信息服务平台,打通与区直涉企部门信息系统的服务通道,实现一站式办理业务查询服务等功能,让惠企政策一站到达,项目申报一网实现,为企业发展提供便捷信息资源服务。推动重点领域企业、人才、科技平台、创新要素等数据融合、开放、应用,建设数字化“园区大脑”。(责任单位: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区工信局、科技局、发改局、财政局、税务局、市场监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建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召集,高新区、所在街道及发改、工信、科技等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从规划设计、示范建设、产业提升、招商引资、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统筹协调高新区转型提质各方面重大事项,落实各部门责任分工,形成合力推动园区建设重点任务。 

    (二)加强会商研究和考核评价 

定期召开园区建设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听取行动方案落实情况汇报,分析工作成效与不足,会商研究下阶段工作思路和推进举措,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适时进行通报。结合各年度省、市开发区考核评价工作,委托市场化专业机构,辅助完成高新区各项统计工作,提升统计工作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精准掌握行动方案推进成效。 

    (三)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 

围绕高新区产业发展和创新升级等工作要点,深入研究“双链融合”、国际国内双循环、科技金融、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加强财政奖补,衔接行动方案落实,全面做好各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的资金保障工作。借力高等院校、社会智库等机构,围绕高新区改革创新需求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咨询,为高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