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了!鲤城这所学校的孩子太能干!
时间:2022-05-16 10:40 浏览量:1

  学煮饭炖汤、修理家电、种菜养禽……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9月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引发全网热议。

  早在2010年,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就将劳动教育列为校本课程之一,在劳动教育方面先行先试。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就是该校的“劳动教育周”,学生们都“领”到了不同的劳动任务:养护绿植、缝补衣物、洗衣服、为爸爸妈妈做一顿晚饭……学生们参与劳动的各种照片,也在父母的朋友圈“刷屏”。

  劳动教育周持续多年“解锁”多样技能

  “从2019年开始,我们每学年会设立‘劳动教育周’,开展以‘最美劳动者’为主题的家庭劳动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理、卫生、种植、手工、厨艺等劳动。”该校校长曾凤蓉介绍,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体验劳动的乐趣与幸福,也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增强自理能力。

  据介绍,除了“劳动教育周”,学校还每周安排一节劳动课,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置特色劳动课程。每学期还会举行“责任教育”生活力测评比赛,通过穿衣服比赛、折衬衫比赛、厨艺秀比赛等形式,对学生们的劳动能力进行等级测评,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学校到家庭,劳动教育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四年级学生欧佳荧的妈妈王超萍明显感觉到孩子的变化,“以前家务活都是我们包办,现在孩子自己的事情会自己做,还会开始主动做家务活,完成度还挺高。”平时欧佳荧还会帮忙照顾一岁多双胞胎妹妹,换尿布、泡奶粉都不在话下,成了妈妈的得力“小帮手”。

  和王超萍有同样感受的家长不在少数。曾凤蓉说,学校会建议家长们鼓励孩子们多动手、多尝试,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让劳动在生活中成为习惯,“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将劳动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让孩子们把劳动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拓展劳动教育阵地“双减”不留白

  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开拓劳动教育的新样态,让劳动教育变得更有意义有趣味,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更能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2022年,该校凭借《推进“1+3+n”工程,打造非遗劳动教育多元综合体》项目获评福建省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这正是学校在劳动教育的创新之举。

  “工艺劳动也是一项劳动项目,可以帮助孩子们发散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创造力。”曾凤蓉介绍,学校以“学校少年宫”为中心,开发刻纸、花灯、金苍绣、珠绣、木偶制作五大“非遗”劳动课程,构建设非遗劳动教育综合体,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得到立体多维的非遗劳动体验。

  除了在校园、家庭内开展劳动教育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一个娃带动一个家 家家为古城添光彩”“小手拉大手 共创品质名城”等公益性活动,让孩子们走上街头,服务社会,在“刷新”劳动体验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推行‘五育并举’的有力支撑点,它并不是单纯简单的种菜煮饭,而是通过劳动培养孩子们获得持续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曾凤蓉表示,学校将持续拓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着手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继续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让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成长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