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开设多项课程,涉及各小学、幼儿园……
时间:2024-06-06 09:04 浏览量:1

  “刺桐花开刺桐城,红砖赤瓦古厝埕,世遗景点据汝行,多元文化尚出名……”日前,被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闽南四句”创作传颂活动在鲤城区各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

  近年来,鲤城立足“课堂渗透+实践延伸+环境浸润”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德育、美育全过程,把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学生心田。各学校发挥音体美等基础课程作用,注重课堂渗透,依托少年宫和课后服务活动,与高甲戏、南音、梨园戏等剧团实施“校团挂钩”,邀请本土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

  目前,全区已开设近10项闽南传统文化类课程,编撰“闽南优秀文化”系列校本教材近30册。泉州市第七中学编写的《南音合唱》等校本教材被遴选为福建省地域文化艺术特色中小学地方、校本美育教学材料;泉州市凌霄中学《以书刻艺术为载体开展美育与多学科融合新课程》案例荣获国家第二届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一等奖;泉州市第六中学“泉州李尧宝刻纸案例”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撷粹》。

  鲤城区还逐步探索将闽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延伸到校外,针对不同学段设计了两个系列共15门课程,涵盖鲤城古城世遗文化和鲤城区外的世遗景点以及富有闽南文化的研学实践基地。各校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取得显著成效,一些濒临失传的技艺在校园传承中重新获得了勃勃生机。据统计,2023年,全区中小学开展研学教育实践活动22次,近1万人次参与。

  “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利用地域和资源的优势,探索创新培养教育模式,加强地方课程载体支撑,在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形成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区教育局局长叶贻雄表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