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目标!鲤城全力“战江南”!
来源:鲤城区城管局 时间:2023-06-09 11:21 浏览量:1

  江南新区,位于泉州中心城区西南侧,规划总用地面积55.42平方公里。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江南新区发展建设,围绕打造“全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海丝古城西门户”,精心规划“双轴三带双心三片多区”空间结构。双轴:功能联系轴、海丝协同轴。以站前大道为骨架打造功能联系轴,串联江南与其他功能片区的联系,融入环湾城市发展;海丝协同轴依托新华大桥,利用区位优势,新城古城双城联动,协同发展。三带:生活服务带、产城融合带、滨江生态带。生活服务带依托繁荣大道两侧生活空间;产城融合带依托南环路,形成江南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的产城融合空间;滨江生态带依托晋江及滨水空间。双心:综合服务心、古城协同心。结合中央公园打造江南新区产业服务与生活配套的聚核核心,共同形成综合服务心;结合乌石山和新华路与老城的关系,打造古城协同心。三片:产业集聚片、综合服务片、生态休闲片。围绕在地特色与规划策略,依势形成三个城市片区。多区:多个彰显产城融合与有机更新的功能分区。围绕各区域主导产业和用地功能形成多个主导产业不同的功能组团,高起点、高标准全力打造海丝古城协同区、环湾产业创新区、品质生活示范区。

  鲤城区勇当全市“抓城建提品质”排头兵,围绕大局、擂响重鼓、扬帆奋进,持续推进江南新区大片区开发、大配套建设、大招商支撑、大产业提升,奋力建设“产城人文安”融合发展的泉州中央创新区。

  抓强组织保障躬身入局“战江南”

  坚持效率至上,破解机制难题,“点、线、面”一体运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一同“战江南”。

  1.面上:

  大部制协同。创新实施“大部制”改革,推动高新区管委会、科技局、工信局以“区局合一”方式在高新区集中办公,同步组建产业与人才、数字经济、标准化建设3个专班,涉企服务向生产经营一线前移;同时,群团组织整体入驻江南新区,最大限度为居民办事服务提供便利。

  2.线上:

  指挥部联动。主动将江南片区城市规划设计置于中心市区城建指挥部领导下,积极构建市、区两级指挥部沟通衔接和调度指挥体系,区主要领导担任江南片区建设分指挥部指挥长,实行“周调度、月总结、季拉练、年考评”和“指挥部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限时督办、统抓统管,实现“问题不出指挥部”。

  3.点上:

  干部比推选。在干部全过程培养中加入在江南新区一线历练环节,特别是近期开展“张榜招贤”比选街道副科级领导干部和国企副职活动中,筛选推优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江南新区城市更新项目指挥部一线岗位,在处理具体复杂问题中甄别考核、锻炼成长。

  抓快城市建设宜居提质“战江南”

  主动呼应“中心市区一体化”,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搭建“三生融合”空间架构。

  1.擢升规划设计高度

  衔接江南新区控规修编,深化江南片区城市设计,划分沿江界面(承接古城功能外溢)、中间界面(生态居住区)、高新区(产业示范区)推进开发,城市整体架构渐次拉开。制定高新区发展建议性指引,理清工业园区“5笔账”,规范工业用地指标和风貌管控标准,完成高新区整体规划环评,描绘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蓝图。

  2.凸显基础配套温度

  坚持“产城人文安”一体推进,采取主干道、优质学校、医疗机构、安商房、大型商业综合体、文化龙头项目先行,整体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其中,泉州大桥拓宽改造工程全线合拢、繁荣大道部分建成通车;一大批优质中小学落子布局,第二中心小学常泰校区、福师大泉州附中秋季招生投用;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启动,规划建设区级医院;延陵安商房等优质安商房项目年内竣工;万达广场和泉州演艺剧场综合体正式在新区落户,品质生活扑面而来。

  3.彰显城市更新速度

  按照“留、改、提、拆、建”要求,集聚头部资源高标准推进繁荣、站前西、金鲤等大片区更新建设,2022年推出土地“招拍挂”10宗,为历年之最,连续六年获得省级和谐征收工作表扬。同时,打造“全鲤速办”营商品牌,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代办”服务,创新实施项目“双业主”制、单体验收、“桩基先行”等方式,科创中心压降建设周期8个月,房建项目整体提速。

  抓准产业升级创新引领“战江南”

  主动呼应全省发展“四大经济”部署,在江南新区布局“数字+新制造”“数字+新商贸”“数字+大健康”等产业,配套做实产业发展载体,全力打造泉州中央创新区。

  1.以园区标准化为基

  奋力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改造,高新区列入省级试点园区,先行启动2660亩示范区,策划生成华塑、新塘等4个连片改造片区,全市5次拉练比拼4次获得优秀等次。目前,科创中心意向入驻项目22个,实现工业厂房全覆盖,预计产业投资超26亿元。

  2.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为翼

  以打造福建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为契机,大力实施特色集群培育、重点项目引培、创新能力提升、配套设施优化、集群融合发展等五大工程,推出实施重大产业项目90个以上,总投资超700亿元,争取至2030年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和纺织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3.以科工产业为擎

  积极引进深圳投石等智库入驻,实施产业健圈强链系列工程,全力打造科工高技术创新发展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