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地名文化初探
时间:2022-04-21 15:42 浏览量:1

 

地名与方音特点

地名与方音关系密切,作为泉州话语音重要特点之一的文白异读,理所当然也会在本地地名的读音上反映出来。例如“安”是本地常见的一个地名用字,在闽南一带,以“安”命名的县份就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华安”、“诏安”等。然而,前三个地名中的“安”泉州人采用白读,而后三个地名中的“安”采用文读。追溯一下这些县份的建置历史,不难发现,“南安”、“同安”的名称,唐代以前就已使用,“惠安”的立名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出现。而“安溪”的得名则迟至宋宣和三年(1121),“华安”、“诏安”的得名也都是宋以后的事情。

当然,文白读音在地名中的使用有时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源于书面语词的地名一般采用文读音。仍以“安”字为例。晋江的安海,古亦称“安平”。这两个名称宋初时就均已出现了,应采用白读。“安海”中的“安”念的是白读音,“安平”中的“安”念的则是文读音。这是因为“安平”系来自“平安”一词,而“平安”系书面语词,所以采用文读。

地名与用字习惯

泉州地名用字保存了不少古音古义;时常出现同音或近音替代的情形。了解这两点,对于我们从语言的角度对本地的地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窟”是泉州地区常用的一个通名,鲤城有“土窟”、“鹦哥山窟”,石狮有“洪窟”,惠安有“獭窟”、“虎窟”,德化有“龙窟”等。以“窟”为地名正是中原汉人早期居住习惯的体现,早在《世说新语》、《晋书》等典籍中“土窟”就已出现。

“厝”是一个富有闽南地方色彩的常见的地名用字。“厝”在闽南话中是“房屋”的意思,作为“宿”(闽南方言)的近音字。泉州一带以“宿”表示“房屋”之意,实际是保存了汉代以前的用法。但由于“宿”是个多音多义词,闽南话中,若文读、白读一起算,共有5个读音,正是因为音义繁多的缘故,所以至少在明代,人们就已开始以音近字“厝”代“宿”表示“房屋”。从潮州到厦门,从泉州到台湾,带有“厝”字的地名不胜枚举。如泉州有后厝、肖厝,台湾有苏厝、林厝等。

“埕”在闽南方言中,实际上是“庭”的同音借字,意为“院外露天的场子”或“天井”。鲤城有秦衙埕、关刀埕、新路埕、许厝埕、伯府埕、洪衙埕、庄厝埕、拜内埕等。

地名与地域心理

泉州先民有“盼安”、“求美”的心理,命一地之名时,也有所体现。泉州不像中原一带烽火频燃、战乱不断,但中原移民与古越族人冲突、倭寇袭扰以及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等仍然是避免不了的。人们向往和平安宁的生活美好愿望尤为强烈,把“安”、“和”、“宁”等表示安定的字眼,用来命名繁衍生息的土地,如南安、惠安、安溪、安海、康安、和安、永和、永宁等。

地名也能够生动体现出人们对美的追求。从命名看,泉州人喜欢用“美”、“春”、“祥”等字,如“得美”、“潭美”、“溪美”、“美林”、“霞美”、“山美”、“康美”、“呈美”、“美湖”、“仙美”、“春美”、“永春”、“祥芝”、“祥华”等,这是求美心理的最直接的体现。

地名与海外交通

泉州是中世纪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元代又发展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成为沟通亚非欧诸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刺桐港极盛时期,那种“船到城添外国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辉煌也给泉州地名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聚宝街”因“聚四方之珍宝”而得名。宋元时这条街是对外贸易最集中的地方,“蕃货远物、异宝珍玉之所渊蔽”。

“车桥村”与聚宝街毗连,因街尾的“车桥头”而得名。

“车桥头”当时是中外货物的集散地,“车桥”即为交通需要而架设。车桥头至今还有一个“来远释”遗址,那是明朝政府接待外国贡使的“迎宾馆”。

“番坊”地处商业繁盛的城南新桥头一带,因“殊方异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而得名。

“排铺街”因店铺鳞次栉比而得名。宋元时这里是以外商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中心。

“白丝库巷”则因丝绸仓库建于此而得名。该巷离市舶司衙门不远,因此,亦有人称之为“舶司库巷”,认为“舶司库”即市舶司为方便中外商人保管货物而建的仓库。

“洋店村”位于后渚港通往泉州城的古道上,该村落因“蛮夷商贾”聚居开店而得名。

“洋墓村”毗邻洋店村,外国人死后多葬于此,故得名。

地名与宗教信仰

泉州被誉为 “世界宗教博物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天主教、婆罗门教(印度教)、摩尼教、拜物教等等。接下来,就以道教和伊斯兰教为例,说明宗教信仰与泉州地名的密切关系。

泉州是道教传播较早(魏晋时已传入)的地方,因此,带有道教文化色彩的地名也就特别多:有从堪舆(即风水,指地理形势)角度命名的,如龙头山、虎头山、四象井、八卦沟;有以道教宫观命名的,如天公观、城隍口、天后路、平水庙;有以仙道人物命名的,如二郎巷、土地后、裴巷、祖师公巷;有以神仙境界或神仙故事命名的,如蓬莱、仙苑、金粟洞、登仙桥等。

宋元鼎盛时期泉州蕃汉杂处,在“市井十洲人”中,阿拉伯人独多,因此,伊斯兰教对泉州地名的影响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大。泉州的东郊有座灵山,因“夜光显发,人异灵之,名曰圣墓,曰西方圣人之墓地”而被世人称为“灵山”,附近的村庄则名为“圣墓村”。灵山附近的另一个村落“鹿园”(实即“乐园”,“鹿”、“乐”二字泉州话中同音),也因为历代信奉伊斯兰教的泉州回民卒后均葬于灵山上,这里成了他们进入天堂的“乐园”而得名。

地名与历史传说

泉州是座历史文化古城,该特点反映在地名上,表现为许多地名记录了本地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城东北二十里有一条洛阳江。关于江名的来历,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唐宣宗未即位时曾到泉州漫游,面对这里的山川盛概,脱口赞曰:“类吾洛阳!”后人因以名江。

晋江南岸,有一片盛产稻谷的小平原叫“陈埭”。《泉州府志》卷9“水利”载:五代末期节度使陈洪进在此提倡围垦海壕,外御海潮,内蓄淡水,后来改造成良田,故得名。

西街中段北侧有一条小巷,相传宋时游方道人裴仙公时常于此巷口卖药行医济民,后追蛇精至清源山洞,斩蛇坐化。后人感其恩德,故称该巷为“裴巷”,坐化之洞则称“裴仙洞”。

中山北路东侧原有一条“连理巷”。相传该巷系因北宋名宰相魏国公韩琦的生母连理(连理为宋真宗祥府年间泉州知府韩国华的侍婢)而得名。

涂门街与九一街之间有条“礼让巷”。据说,明代年间这个地方有姓林和姓唐的两个世家毗邻而居,本无巷。后来两家都想筑园建房,因寸土不让,为一堵墙之地打了三年官司。一天,在朝中做官的林家忽然主动退地三尺筑墙,在地方做官的唐家见状也让地三尺兴工。就这样,两家之间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小巷来。这条巷便被人们称为“礼让巷”。

地名与迁台历史

早在宋代,就开始有泉州人移居台湾。明清两代,泉州人又有三次移民台湾的高潮。为了表示永远不忘故里,往往采用冠籍、冠姓的方法,来为新的聚居地命名。所以,在台湾的地名中,可以找到泉州厝、刺桐乡、安平镇、林口乡、东石村、南安里、安溪里、永春里、惠安里等冠籍地名;还可以找到郭厝(郭系指明郑时期入垦的惠安白奇回族郭氏)、苏厝(苏系指清康熙年间率族入垦的南安康美苏氏)、施厝圳(施指康熙年间集移民建成当时规模最大的水利设施八宝圳的晋江安海人施世榜)等冠姓地名。还有不少纪念收复、开发台湾的泉州人郑成功的地名,如:成功里、国姓港、延平里等等;还有纪念统一台湾的泉州人施琅将军的将军里、将军村、将军渔港等。在地名用字上,台湾与泉州可谓一脉相承,如“厝”、“宅”、“寮”、“埔”、“坑”等的普遍使用,印证大陆与台湾不可分隔的血缘与地缘关系。

        (摘自《泉州地名文化初探》 王建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