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籍各界院士
时间:2022-04-20 11:44 浏览量:1

庄长恭

庄长恭(18941962),字丕可,泉州甲第巷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生。民国5(1916),在泉州中学校(今泉州五中前身)毕业,获奖学金保送进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美国芝加哥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深造,1924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民国20年,赴德国哥丁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研究有机化学,从事麦角甾醇结构的研究,取得杰出的成就。民国23年回国,历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当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抗日战争初期,留在上海药物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民国30128日珍珠港事变后,辗转云南省昆明,继续从事科研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再度赴美国,与有机化学界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回国后于民国37年担任台湾大学校长。同年,被评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解放后,庄长恭从台湾间道返回大陆,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学部委员、化学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后又被任命为化学部副主任。1956年,担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1954年、1958年分别被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22月,庄长恭在上海逝世,享年69岁。

庄长恭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校教育工作,对有机合成,特别是有关甾体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天然有机产物结构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民国2130年间,发表重要论文18篇,如《麦角甾醇的结构》等。1933年,在德国哥丁根大学期间,对麦角甾醇结构的研究卓有成效。他对与甾体有关化合物合成的研究,推动了多环化合物化学的发展。为了合成带有角甲基多环A一酮,庄长恭设计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获得满意的结果,受到国际有机化学界的重视。

庄长恭在德国从事研究工作时,曾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学习刚发展起来的有机微量分析技术。回国后,首次在中国建立这项新技术。此外,庄长恭还和其他合作者进行生物碱结构的研究。庄长恭治学严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极为仔细。如在麦角甾醇结构的研究过程中,他在麦角甾烷的氧化物中,发现有难于溶解的钠盐悬浮于乙醚层和水层之间,便把它分离出来,经酸化得到关键性的产物——去甲胆酸。

庄长恭主要论文有《麦角甾醇的结构》[Ann·500(1933)270-80],《2—甲基—环已烷乙酸》-1-甲酸-2]及其有关化合物的合成》[Ber.deut.chem.Ges.68B(1935)864-70.与田迂霖、黄耀增合作]、《单酸酯与-甲基一三羧酸酯的综合》[Ber.deut.Chem.Ges.68B(1935)882-6,与马集铭合作]、《8-m-甲氧基苯基一丁酸的合成》[Bet.deut.Chem.Ges.69B(1936)1508-8,与黄耀曾合作],都发表在《德国化学会志》上。

庄长恭事迹被收入《中国科学家辞典》、《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

 

李亦园

李亦园 (1931—)  人类学、民族学专家、政论家,泉州鲤城人。1948年赴台,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毕业后,留任助教。1958年考入哈佛大学历史系,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开始研究东南亚华侨社会文化。19627月获哈佛燕京社东南亚学会支助前往沙劳越首府古晋作华侨社会文化的调查工作,研究当地华人方言群的动向。19631966年两度到马来西亚麻坡作田野调查。1968年至1990年,历任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及所长等职。1984年,被选为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并出任新竹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1990年任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执行长。李亦园研究广涉人类学,文化比较学,比较宗教学,神话研究及华侨社会文化学等。他毕生从事田野调查研究工作,著述甚丰,有《马太阿美的物质文化》、《文化与行为》、《人类学与现代社会》、《信仰与文化》、《人文学概论(上、下册)》、《文化的图像》等专著8部,论文《从文献资料看台湾平埔族》、《邵族的经济生活》等150余篇。李亦园还致力于加强海峡两岸之间的学术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1985年,作为台湾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参加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 1999年,李亦园在海峡两岸泉州学学术研究会上,宣读论文《泉州学的新视野》,提出研究泉州文化,海峡两岸文化要融合在一起,共同团结在中国文化的旗帜下,把所有的中国文化自尊相聚在一起,拓宽全新的视野。强调泉州学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一定要有走向世界的胸襟。

 

 

蔡镏生

蔡镏生(19021983),泉州百源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生。小时家境贫寒。民国9(1920)在泉州培元中学,因成绩优异,免费到燕大化学系深造。民国13年毕业,留校任教。民国18年考取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与反应动力学研究生,民国21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仍在燕大化学系担任讲师、教授。为解决精密仪器的欠缺,他自办仪器厂,生产化学实验用的玻璃仪器,练就一手精湛的玻璃吹制技术,达到可以吹制真空扩散泵的水平。民国27年,蔡镏生应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聘任为理学院院长,兼主持化学系工作。不久又回燕京大学任教授。

民国30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停办。与张之高教授一起主持私立中国大学化学系工作。为考查示踪原子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蔡镏生于民国37年再度赴美国,在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与M.D.Kamen教授合作,用14C研究若干氰化物的反应动力学,发表《氰化物和腈类N三化合物的交换》、《氰化钠对B—烃基丙腈和B—烃基丙酸的作用》等论文。民国38年,蔡镏生回国,在燕京大学担任化学系主任。

1952年,蔡镏生到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筹建化学系,任教授、系主任。他领导系室师生艰苦创业,很快研制成功毛细管高压汞灯、氢光谱灯。1957年,蔡镏生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学部委员。1958年,化学系又试制成功盖革计数管,填补国内空白。

1963年,在蔡镏生的领导下,吉林大学建立催化动力学研究室,他任主任,研究课题是甲烷氧化制甲醛,被列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为验证甲烷氧化成甲醛的过程中,不能有中间产物甲基过氧化氢生成,蔡镏生冒险参加甲基过氧化氢的合成试验,最后掌握了甲基过氧化氢的全面保存和实验使用的全部技术。因没有气相色谱和其他快速分析设备,反应动力学产率的测量只能用常规化学分析手段,每个实验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条件,终于对甲烷氧化制甲醛、甲基过氧化氢光分解和热分解的机理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水平。接着蔡镏生又全面调研了单态分子氧O2(1g)O2(1Wg+)和原子氧O(1D)的性质及各种近代产生方法。他希望利用简易分子束和激光等现代物理实验技术,进一步研究某些激发态氧与甲烷“插入”反应的微观反应动力学机理,这对甲烷氧化的研究转向更实用的目的很有好处。与此同时,他收集有关闪光光解动态光谱学技术的资料,与物理系教师合作,于1964年初步建立闪光光解光谱仪,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他还指导教师开展示踪原子法的应用研究;指导乙烯氧化制乙醛的研究工作,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

蔡镏生晚年仍指导中青年教师、研究生和兄弟单位的科技人员,开展与能源开发有关的催化动力学、激光化学、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等项研究工作。他领导的光化学组在1974年以后,先后开展光与激光引发合成、光解水制氢、光催化合成氨、功能单分子膜、稀土能谱等多项研究。1975年,吉林化工研究院开展的光引发合成甲基苯基硅橡胶单体的研究,在蔡镏生精心指导下,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成功,用该单体合成的硅橡胶获化工部三等奖。

蔡镏生还热情参加社会活动,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长春市民主促进会副主任委员、政协长春市委员会副主席;先后当选为第二届、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春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化学通报》编辑委员会委员。1982年,蔡镏生参加中国共产党。198310月因心脏病复发,在长春市去世,享年82岁。

蔡镏生的主要科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27篇,由他直接指导而未署名的文章有10篇。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国科学家辞典》、《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和《福建科学家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