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传(流)芳”与鲤城吴姓
时间:2022-04-13 11:40 浏览量:1

     “至德传(流)芳”是世界吴姓的共同堂号。

  据考证,吴氏开基祖三让王吴泰伯系周部落首太王领古公亶父长子,古公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生子姬昌聪慧英敏,古公以为兴周者必此子。泰伯知父亲之意,心存退让,遂与二弟仲雍远遁江南。时江南尚未开化,泰伯、仲雍短发文身杂于当地土著之中,传播周部落先进的纺纱织布和耕作技术等,追随者众多,于是组成新的部落“句吴”。古公逝世时,季历询知泰伯着落,请即王位,泰伯不就。后泰伯、仲雍前往岐山奔丧,季历再三请泰伯即王位,泰伯坚拒,礼毕与仲雍复归江南。后来武王追封泰伯为吴国公。故孔子称泰伯“三以让天下,真至德第一人也”。史记列泰伯为第一世家。泰伯而后传至第十八世寿梦,始建立吴国,后人皆以国为姓。因感念泰伯高风,吴人门匾常书“至德传(流)芳”,亦作“首记世家”。

  追踪溯源,现在香港有至德总会,全球有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世界至德宗亲总会,包容了十二姓(周、吴、曹、翁、洪、江、方、龚、汪、辛、柯、蔡)。从泰伯“三让天下”、“开拓荆蛮”事迹概括起来的“至德精神”的内涵是:“孝悌谦让、开拓进取、兼容宽怀、奋发图强。”

  泰伯传至第十八世寿梦,建吴国。寿梦有四子,四子季札(世称季子)。贤明最著,上国观风,闻乐知政。《左传·吴季札观乐》篇载,“每请其评各国之乐,均能从乐中而知兴衰更替”。寿梦知札贤,意欲传位札,札以不可废长立幼固辞。于是,寿梦立下兄传弟的遗旨。寿梦逝,兄长们承父志欲传国于季札,季札固让不受,避居延陵,世人称为吴延州。

  季札与孔子是同时代人,比孔子年长二十岁。孔子曾于拜祭季子墓时,书:“於戏有吴延陵季子之墓。”他繁衍的后裔遂称“延陵衍派”。市区涂门街东观西台泉州吴氏大宗祠内有对联:“兰陵让德延陵继德合族温陵祀祖德;渤海流芳左海传芳分支闽海播宗芳。”兰陵梅里为泰伯发祥之地,泰伯的让德精神,被延陵季子加以继承发扬,而泉州吴氏合族乃共同纪念先祖的优良品德。

  关于吴姓的来源还有三个传说:一、其远祖始于上古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据《山海经》记载,古帝颛顼时有辅佐大臣吴权,吴族中一支为吴权后代。二、舜有后代被封于虞地,因“虞”音近“吴”,舜的后代有一支以吴为姓。三、据《帝王本纪》载,夏王少康时有吴贺,吴贺之后有吴姓。

  吴氏入闽较集中的主要有六个时期:即战国夫差亡国之后、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难”、元代中原板荡、明初经济复苏。

  鲤城区方志委2003年组织的姓氏普查显示:鲤城区域内共有姓氏440个,其中吴姓人口33355人,为鲤城第一大姓。鲤城区域内吴姓主要支派有黄龙吴氏、燕支吴氏、溜江吴氏、东观西台吴氏、范志吴等;郡望:延陵;堂号:让德、三让、种德、溜江。现存与吴姓有关的文物有:黄龙吴氏家庙、黄龙三世龙溪祖祠、东观西台吴氏大宗祠、吴礼孙墓、黄龙族祖姑墓、吴景政墓等。在吴姓发展史上,人才辈出:有协助施琅平台的吴英,有“不为名相,则为良医”的中医吴亦飞,有侨界名人吴文良,有文化学者吴藻汀等。

                                   (摘自《泉州姓氏堂号》,许在全、林中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