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传承文脉·延展文芯 千年古城锦绣蝶变
时间:2022-09-23 08:48 浏览量:1

  迎来申遗成功一周年,古城在“润物无声”中悄然改变。一年来,鲤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融入“海丝先行区”“世遗典范城”建设,以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核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省级文物保险服务试点为抓手,持续巩固拓展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在古城保护、活态传承、业态更迭、城市更新等方面谋篇布局、多措并举,推动千年古城在保护传承中迎来美丽蝶变。

  上半年,古城接待旅游总人数277.2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41亿元。“中秋”假期期间,全区重点监测的8个景区(点)共接待游客9.92万人次,其中西街接待7.2万人次,开元寺接待1.48万人次。

“留”与“改”

古早味中有新的烟火气

  在“最小干预”中,留住历史记忆。本着“最小干预”原则,完成李贽故居及展厅、小山丛竹坊、旧馆驿149号、黄氏宗祠等修缮工作并对外开放,今年又重点推进亭店杨氏民居、施琅故宅、锡兰侨民旧居等10处各级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极大吸引游客关注。加快中山中路及周边29条街巷、中山南路及周边46条街巷、二郎巷市政工程等系列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持续推进161个老旧小区改造,全方位提升古城颜值,中山中路精细化管理项目及古城街巷改造项目获得省级城市建设品质提升专项考核第二名,累计获得省级正向激励资金700万元。

  在“最大还原”中,重现刺桐盛景。加快策划生成总投资172.7亿元的六大历史片区项目,包括鲤酒至元妙观片区唐子城、府文庙片区宋元古城、城南片区宋元古市、龙头山至西街西段文旅会客厅等,推动原汁原味再现历史影像。同时,主动策划总投资超200亿元的遗产保护、文旅融合、文化空间、旅游住宿、古街古巷、景区提升“六大提升工程”28个项目包,撬动古城文旅加快发展。

“动”与“静”

沉浸式全景化体验古城魅力

  动态展示助力古城“出圈”。按照“一月一特色”文旅活动安排,线下分批启动 “古城百匠守艺人·文化遗产新设计”传承发展计划、承接首届泉州“福”文化节、举办“泉州文化艺术周末”等,线上创新开展“福鲤桐声”微宣讲,实施“鲤XIANG助力官”计划,展播“世遗古城十二组景”短视频等,双向发力助力古城“出圈”。特别是启动“走读泉州古城”旅游体验师探秘计划,开拍微综艺《泉州古城太好逛了》,20多名百万粉丝“大V”云集,探寻古城之美,引发关注热潮。

  静态展览推动古城“入镜”。充分挖掘利用特色历史资源,围绕打响“海丝文化牌”“双李名人牌”,在全区建设、开设38处历史文化陈列馆、展示馆,今年计划投资300万元创设弘一法师研学文创中心,10月份力促弘一法师文创产品全国首店落户鲤城。此外,鲤城区依托省级文保单位锡兰侨民旧居举办友好交流活动,在活化利用古建筑的基础上,力争培育形成网红“打卡”胜地。目前,锡兰侨民旧居正进行内部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展陈工作同步推进中。

“治”与“疏”

双向推动古城宜居品质提升

  “雕花式”精细治理。持续深化“品质名城·文明新风”行动,开展“共建美好古城”城市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以现代化治理方式精心治理古城。积极创新文物保护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街道级文化保护中心,探索创建省级文物保险服务试点,创新“文物保险+人防+技防”管理模式,全面构建文物安全防护网。全面铺开“环卫一体化”,以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持续推进“撤桶并点”、亭站建设、定时定点收运体系完善等。总结推广街道综合执法改革经验,全面推行“权责明晰、人员下沉、综合巡查、协同执法”街道综合执法新模式。

  “系统性”疏解功能。因应“古城非核心功能纾解”,大力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过江,泉州七中江南校区、江南花园城配套小学(第五中心小学)、泉州市第一幼儿园珑璟湾园区等已投入使用,泉州六中、通政小学等一批百年名校也将在江南新区设立分校。同时,加快区级医院、中医外科医院等规划建设,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升级,进一步优化古城、新区医疗资源布局。

“变”与“不变”

在发展改革中迎来新契机

  变的是传承方式,不变的是烟火气息。搭建非遗产业开发平台,成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设立省、市级大师工作室22个、非遗传习所20家,积极打造“旅游+非遗文化”文旅产业链条。同时,积极引导非遗产品创新转型,杨氏锡雕开发出10余种独具闽南元素、泉州特色的民艺收藏品伴手礼,东街钟楼肉粽、源和堂蜜饯等在各类电商平台销售火爆。

  变的是发展模式,不变的是文旅核心。坚持“文化为核”“创新为壳”,通过“政府撬动、国企先行、民企跟进”模式,对接央企、国企和民间资本,为世遗古城文旅发展注入核心动力。其中,市区两级国企文旅集团采用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成立了泛文旅业基金,基金规模5亿元;与中文投母基金、IDG文旅基金等合作设立古城新文体旅基金,总规模达25亿元,将返投一个大型文旅综合演艺项目。同时,刺桐文旅产业基金等一批适应新文旅产业发展的资本也正加紧对接落户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