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泉州市鲤城区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4-08-27 10:51 浏览量:1

 

关于泉州市鲤城区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4年8月27日在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鲤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林顺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来,全区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统筹推进“两个升级版、一个核心区”工作,全区经济呈趋稳回升态势,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果,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4.1亿元,同比增长7.4%,低于年度计划目标3.1个百分点;

——公共财政总收入实现10.85亿元,同比增长0.1%,完成年计划的50.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6.57亿元,同比增长7.1%,完成年计划的55.96%;

——工业增加值实现40.84亿元,同比增长7%,低于年度计划目标4.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5.18亿元,同比增长7.1%,低于年度计划目标2.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5.81亿元,同比增长15.9%,低于计划目标0.1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0.22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年度计划目标10个百分点。

——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实现4.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高于年度计划目标36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实现2649万美元,同比下降56.4%,完成年计划的27.34%;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94万元,同比增长8.1%,高于年度计划目标0.1个百分点。

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有为应对,经济发展趋稳回升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狠抓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紧密结合鲤城实际,深化改革,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协调调度力度。上半年来先后制定实施相关区级文件、措施113项,召开财税调度会10余次,工业生产调度会4次,各种形式的经济分析会和统计分析会3次,开展调研活动7场,共收集汇总216项问题,解决了188项,办结率87%。积极帮助企业申请各项政策补助,共兑现各类扶持资金3728.74万元,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较1-5月回升0.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总收入超序时进度198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序时进度6978万元。经济总体趋稳回升,政策效应逐步释放。

(二)双轮驱动,转型发展力度加大

坚持“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定位,抓住“东亚文化之都”机遇,发挥鲤城科技、文化优势,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创新驱动、文化引领发展特色更加彰显。

致力创新驱动,工业升级步伐加快。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已入驻研究院7家、科技创新载体5个,孵化企业13家。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泽仕通、奇星机械);新增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个、行业及地方标准4个。23家企业获评泉州市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其中火炬、海天获泉州市10家最具成长力科技小巨人称号。大力实施“数控一代”工程,梅洋塑胶、华盛机械、桑川电气、汉威机械等4家企业被列入泉州市首批示范项目名单。14家企业的93个项目被鉴定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项目(占全市四分之一)。得益于科技投入的加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电子信息、机械汽配分别完成产值37.72亿元、19.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16.9%,分别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幅7.3、9.4个百分点。

致力业态升级,第三产业稳中有升深入开展“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加强目标任务的检查督促,加快建设三产重点项目,大力培育三产新兴业态,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一是楼宇经济。积极利用市政府部门搬迁后的闲置楼宇招商引资,上半年盘活闲置楼宇20.81万平方米,实现税收1052.18万元,其中,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项目有12个,租赁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企业有55家。二是电子商务。泉州市电子商务总部基地正在进行3#楼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海峡时尚电子商务产业园已完成地价评估。金泉商贸城转型为电子商务市场,引入鞋服电商近120家;万祥商城建立泉州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创业大学生电商32户,签约经营面积3000㎡。三是准金融机构。上半年,小贷公司增至4家,累计发放贷款总额21.58亿元,上缴各项税收3222.16万元;典当公司增至9家,典当总额2.79亿元,期末典当余额4264万元。

致力文化引领,文化产业加快聚集抓住“东亚文化之都”契机,精心组织实施“文化之都·多彩鲤城”春节、元宵两节文体系列活动、“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县域活动周启动仪式暨鲤城文化周活动,成功塑造文都核心区品牌形象,吸引文创产业聚集发展。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泛亚信息技术、童猫动漫科技等一批企业顺利落户源和1916。大呈丝绸画艺术馆在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上荣获一金二银。全市首家民营公益高端博物馆——门里博物馆开馆。功夫动漫获评福建省动漫产业龙头企业,并荣获第二届中国动漫十大名片所有三大奖项,成功建立产业动漫化运营服务平台,制作的动画片到美国参加动漫授权展,成为我区动漫行业率先“走出去”的龙头企业。

(三)内外并举,三大需求协调拉动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努力激活民间资金,鼓励企业开拓国外市场,需求拉动成效显现。

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25.81亿元,同比增长15.9%,连续4个月居全市首位,超全市平均增幅3.3个百分点。限上商业拉动作用凸显,限上商业企业同比增加12家,实现零售额81.08亿元,同比增长21.4%,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2个百分点。汽车板块不断壮大,42家限上汽车企业销售汽车26215辆,实现零售额41.28亿元,同比增长20.9%,占全市33.8%。

投资需求较快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22亿元,同比增长25%。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7.8%,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投资完成45.0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9.69%,同比提高0.18个百分点。资金用地保障良好,10亿元城投券成功发行,17个项目(1624.72亩)通过市用地会,2个项目(169亩)通过市地价会,新开工项目11个,竣工项目1个,已开工项目39个,开工率81.25%。重点项目进展顺利,48个在建项目实现投资21.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0.47%。其中,1个省级在建重点项目实现投资0.9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5.81%,7个市级在建重点项目实现投资9.1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3.85%,位列全市第2位。

出口需求逐渐回暖上半年,全区实现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4.82亿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04%,同比增长36.02%。传统市场开始回暖,欧盟、美国和东盟出口额分别为1.4亿美元、9439万美元和4435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8.9%、9.5%和3.2%;新兴市场全线增长,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出口额分别为3753万美元、4632万美元、4293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19.3%、121.6%、17%。

(四)加强统筹,重点改革持续推进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本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制定《2014年全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方案》,10个方面41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

金改试点成效显著一是科技金融创新释放活力围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主题,积极构建包括科技保险、无形资产质押评估、科技信贷等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上半年,共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综合授信2.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02亿元,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20万元。二是金改项目稳步推进,福建省东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现货柜台交易平台试运行交易额累计150亿元左右;现货挂牌交易平台将于近期上线试运营。三是小微金融更加完善,区政府安排600万元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共担基金,建立小微金融风险防范机制;财佰通网络借贷平台6月29日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代码663726),并成立了泉州市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前7个月共为中小企业及个体户撮合成交7872万元;福建省中小企业互助商会于6月12日成立,设立福建中小企业互助基金3500万元,并以基金为核心成立“海西金融超市”,已有28家银行与金融超市合作。四是直接融资规模扩大制定出台《关于鼓励企业到场外交易市场挂牌融资的若干意见》,四季天宝成为我区首家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的企业,汉威机械成功在深交所发行8000万私募债,汇鑫小额贷款公司已正式启动在港交所IPO工作。

民综改革扎实推进深化“万家企业手拉手”三年行动,新认定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有能力为龙头企业提供配套但尚未被配套采购的生产企业5家、产品9类,203家企业申报加入小微企业成长库。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金科、冠星、海通电子等企业已在淘宝商城上开设网店,拓展销售渠道,组织鸿星尔克、宝峰鞋业、海天材料科技、格莱德服饰等10家企业申报市级2014年商业模式创新典型示范企业。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开展“先照后证”、“注册资金认缴制”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上半年共登记个体工商户2123户,企业649户,同比分别增长138%、200%。开展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发布实施《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行政服务体系延伸至社区,初步形成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社区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编制完成我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以及事业单位分类方案并上报。

(五)保障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新增就业人数93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85%以内。社会保险范围不断扩大,上半年,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2.72万人、17.74万人、6.41万人、6.29万人、5.2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到1865.91元,居民医保政府补助从280元提高到320元;提高居民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上半年我区居民大病补助金额达63.78万元。完善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伍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被确定为“2014-2015年福建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试点项目”。

民生工程进展顺利确定7个石结构房屋改造项目,涉及房屋总面积48.39万㎡;棚户区改造项目实现投资1.56亿元;美丽社区正推进第二批27个试点社区建设,上半年累计投入2725万元,共完成环境卫生整治、道路硬化亮化、周边环境绿化、服务设施建设等151个项目。实施省级宜居环境建设项目10个,上半年累计投资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1.5%。数字城管二期建设覆盖新区4个街道40个社区,已完成数据对接、系统平台地图录入等工作。

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我区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荣誉称号,完成第四届福建省文明城区总评迎检工作,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复查已高分通过省级复检。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各项迎检工作准备就绪,将于近期接受考评验收。江南学园第二实验幼儿园预计今年9月开始招生,第三实验小学预计2015年9月开始招生。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体育项目的10个社区健身路径建设点已确定。泉州市中医联合医院主体工程装修扫尾,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封顶,正进行墙体砌砖和内部装修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进社区医生签约制度,已建立35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受益居民71819人;居民电子健康建档率86.60%。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截止6月,全区出生人口1208人,出生率6.17‰,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5.03%,出生人口性别比98.03。积极创建“安全发展城区”,安全生产4项主要控制指标全部呈两位数下降。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外事侨台、方志、档案、防震减灾、慈善、关工委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外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区内部的一些制约因素更加凸显,经济社会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部分经济指标完成目标压力较大

GDP、工业增加值、三产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等4项指标与目标增幅差距较大,完成全年任务仍需不懈努力。工业方面停产企业影响凸显。工业生产的不景气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空间制约、债务杠杆过高等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集中体现在5家中型企业停产上,其中精益鞋业、延陵手袋等因债务问题倒闭,蓝蓝艺品因市场原因关闭,亚伦集团、梅峰工艺等因用地需求无法满足外迁,5家企业共减产7.9亿元,拉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5.2个百分点。全区196家规上企业有61家减产,减产面达31.1%。三产方面多个行业低于预期。三产7大行业中,除批发零售业外,其余6大行业均未完成年初预期,其中,差距较大的有4个行业:一是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37亿元,同比增长8.2%,低于年初预期7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银行惜贷及互联网宝宝类基金分流存款的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市辖区平均数据)仅增长11%,低于年初预期9个百分点。二是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同比增长3%,低于年初预期7.4个百分点,主要是电信市场已进入成熟期,4G新业务刚铺开建设,增幅不高,上半年电信业务量仅增长8.5%,低于年初预期14.5个百分点。三是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同比增长0.4%,低于年初预期2.6个百分点,主要是高档餐饮、星级和限下住宿业不景气,营业额同比下降2.6%。四是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2亿元,同比增长3.9%,低于年初预期3.1个百分点。

(二)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多

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历史欠账多,新增投入不足。江南新区地下管网等排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制约了新区发展。上半年,兴贤路西段排水管沟项目,完成投资70万,仅完成计划的7%,项目进展较慢;海西汽车汽配城(二期)周边道路、新延路配套的排水排污工程前期进度滞后,东浦引港整治、江南公园水系整治工程等项目还未动工建设。古城区城市更新跟不上,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受古城控规制约,古城三旧改造难于实现资金平衡,改造资金缺口较大,承天巷、县后街片区改造等项目未能按计划启动

(三)要素保障滞后制约发展

土地要素,受区域空间限制,一些企业外迁、扩产用地需求无法满足,新生成的项目无法落地,或项目落地的规模偏小,影响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后劲。审批要素,由于审批权限受限,大部分项目需待市相关会议研究同意后才能进行国土、规划等相关手续报批,且项目审批办理手续繁琐,周期较长,项目前期工作推进较慢。招商载体要素,古城楼宇资产产权较为复杂,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处理的产权问题多且杂,影响了项目策划、生产、招商和推进进度。新区的滨江总部经济区、滨江新城、笋江新城等新建带动性强的大型三产项目建设周期长,在短期难以拉动经济增长。资金保障要素财政资金压力大,资金筹措困难,部分政府投资类项目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影响了项目形象,一些项目前期经费无着落无法启动。

此外,我区深化改革力度不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依然突出;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离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努力完成全年计划的工作举措

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下大力气抓改革、抓投资、抓转型、抓民生,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深化改革不放松,努力增强市场活力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和区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着眼于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加快落实各项改革任务。一是加快民综改革和金改工作。制订出台民营经济综合改革三年实施计划、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意见。落实好《鲤城区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水平实施意见》各项任务和市级支持政策,探索推进我区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建档评级工作。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积极稳妥推进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实施行政许可的后置管理。放管结合,主动承接好省政府和市政府下放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削减、调整和下放审批事项,将部分审批权限下放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修改完善和提升《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体系》,建立街道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点。三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深入落实国家面向小微企业、服务业的降税减负等措施,省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9条措施、推动工业稳定增长促转型11条措施以及市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1+7”政策体系等优惠政策,支持做强实体经济。继续实施财税调度和工业生产调度制度,建立工业运行监测旬报制度,努力解决企业生产、销售、用工、资金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扩大投资不放松,努力稳定经济增长

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压舱石”作用,开展“重点项目攻坚破难”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一是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抓好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强化措施,综合施策,力争下半年全面完成11个项目的征迁扫尾工作,新开工项目12个以上;跟踪对接好今年我区通过市政府用地联席会和地价会19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力争侨乡自驾游中心一期、站前大道片区开发一期D3、D4地块、海峡时尚电子商务产业园、国际机械装备商会总部大楼、聚源国际总部经济及配套项目等5个项目用地年底前推出“招拍挂”出让,华星安置区及华塑片区改造、江滨南路南侧(延陵、坂头、新步)片区改造项目A地块、兴贤路北侧片区改造项目等3个项目完成征迁工作。二是加强重点项目投资拉动。科学组织施工,加大资金、设备、材料、人员等投入,倒逼安排工期,合理储备物资,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快施工进度,着力抓好一批具备条件的项目尽快竣工投产,力争全年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22个以上,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3亿元以上。三是加强项目招商策划。抓好文化招商,利用好“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效应,积极对接“古城文化复兴计划”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切实做好海丝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策划生成一批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抓好楼宇招商,要继续盘活“三闲”资源,规划策划好笋江路、站前大道两侧商务楼宇,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总部、营销总部入驻,争取努力培育若干个“亿元楼宇”。抓好金融招商,做好境外上市企业返程投资工作,重点引进外资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和融资租赁、典当、民间资本管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产业链。

(三)创新驱动不放松,努力增强工业竞争力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环境,加快释放创新资源潜力。一是深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依托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泉州首个中小微企业创业园,至少引进5个项目(企业)入驻科技中心,引导30家企业入驻,年底前争取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新认定科技小巨人5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实现发明专利“清零”企业7家、“倍增”企业9家,组织实施15个以上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二是大力实施技术升级。培育“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研发及推广企业10家,支持桑川电气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数控”项目,金山石材、佰源机械等企业申报省重大专项“数控一代”专题项目,继续组织实施35个省、市、区重点技改项目,重点跟踪好钧石机构辉锐触控、文创光电生产基地、百来太阳能等项目,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为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三是积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充分把线上线下销售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平台消化库存、拓展市场、扩大销售渠道。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生产,引导10家企业由规下转为规上,促进配套采购。鼓励36家重点出口企业加强自主创牌,引导企业主动出击开拓南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提高电子信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份额,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四)产业升级不放松,努力推进三产高端化

大力打造三产高端服务能力,促进三产提升。一是文化产业。支持源和1916申报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点推动源和1916三期、泉州海西工艺文化产业运营中心、U智汇少儿城等文创项目建设,服务推动“东亚之窗”文化创意产业园、泉州古城牛庄文创项目尽快落地;加大肃清门非遗文化中心、奎霞巷32号“龙玲阁”客栈、德国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招商引资力度。二是电子商务。抓紧出台我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网商创业园二期、海峡时尚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扶持幸福网店商城做大做强。做大做强“闽品汇”品牌电商平台,积极培育引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垂直类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三是现代商贸。引导推进新门街、中山南路、西街等街区业态转型提升;推动百脑汇、开元盛世广场、温陵商贸中心、新天广场、滨江国际五星级酒店等区重点商贸项目加快建设,提升商贸经济发展水平。四是现代金融。支持东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促其尽快正式上线营业;支持华兴集团泉州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支持财佰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运营建设;帮扶汇鑫小额贷款公司在香港上市;引进、扶持知识产权代理、评估机构,争取2014年至少有3家企业实现专利质押融资。

(五)服务保障不放松,努力提高治理能力

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持续加强民生保障一是扩大就业增长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二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各项衔接工作,重点全面完成城居保与老农保的衔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是深化“平安鲤城”建设,加强安全发展城区、“打非治违”、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等工作力度,确保我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持续推进民生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分类推进中心市区三旧改造、石结构房屋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加快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步伐,改善民生福祉。推进道路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海西汽车汽配城(二期)周边道路及排水排污工程、1号泵站的建设提升和2号泵站的规划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区域污水管网体系。巩固创城迎检成果,推动“点、线、面”整治、“美丽社区”和宜居环境建设,建成国家级生态区,在年底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幸福指数。

持续发展公共服务继续落实“小片区”师资交流工作,推动老城新区教育均衡发展,抓好江南学园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力争第二实验幼儿园秋季正式招生,第三实验小学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继续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第一次宗祠文化资源普查、省级以上文保单位建设控制范围编制修缮等工作,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推动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快鲤城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全面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健康教育试点区建设,扩大健康教育覆盖率及普及率。继续做好“双查”、“单独两孩”办证等基础工作,加快人口与社会公共服务平台的研发,提高人口信息统计质量。下半年我区还将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重大课题研究,提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努力为高质量编制务实管用的五年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下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积极作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工作,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区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