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体平稳前行 GDP突破400亿元——2019年鲤城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20-04-13 14:38 浏览量:1

2019年,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我区上下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六稳”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稳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迈上400亿元台阶,实现420.33亿元,同比增长8.5%工业增加值136.3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260.03亿元,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90亿元,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4亿元,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9.79亿元,下降3.0%;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0.40亿元,下降67.8%。其中,三项指标增速高于去年: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合同外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五项指标增速居全市前5:分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第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第3)、第三产业增加值(第4),GDP(第5)、合同外资(第5)。五项指标增速好于全市:分别是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二、经济运行特点

(一)“三平稳”,表现为:生产总值、工业大盘、民生领域增长平稳

1.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2019年,全区GDP实现420.33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第5位,连续6个季度在8%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60.11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0.03亿元,增长8.9%。三次产业比重为0.04:38.091:61.87。统计数据显示:我区地区生产总值跃上200亿元、300亿元和400亿元台阶的时间分别是2013年、2017年和2019年。

2.工业大盘基本平稳。2019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实现136.34亿元,同比增长8.3%拉升GDP增长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4.22亿元,增长8.4%从重点企业看,产值前10名企业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34.9%,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达38.2%,带动明显。产值超亿元企业96家,产值增长14.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7个百分点,对全区贡献率达到122.4%。从支柱产业看,纺织鞋服行业、机械汽配业、电子信息行业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374.0亿元,增长9.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八成,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7.7个百分点。从企业增速看,规上工业企业中近五成的企业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3.民生领域总体平稳。是物价水平温和上涨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延续温和上涨态势。上涨的主要是禽肉、果价格,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民生支出保持稳定全区财政八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3.4%。其中,节能环保、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90.3%、23.4%2.7%

(二) “三增收”,表现为: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增加

1.区级财政保持增长。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4亿元,增长5.9%。其中,税收收入8.05亿元,下降14.3%;非税收入3.19亿元,增长162.5%。随着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全区财政总收入小幅回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9.79亿元,同比下降3.0%。

2.企业收入继续改善。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3.58%,较上年提高6.3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423.12亿元,增长7.2%。企业产销情况良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8.4%。

3.居民收入明显提高。2019年,随着经济平稳增长,居民收入也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万元,增长7.6%高于年度目标1.6个百分点

(三) “三提升”,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三产增速提升

1.固定资产投资提速升位。201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增速扭负为正并实现两位数增长,比上半年回升2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2,比上年前进11位。一是房地产投资支撑强劲。我区加快江南新区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07亿元,增长40.1%,高于上年76.3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引擎。二是新增项目贡献明显。全区新增入库项目42个,比上年增加15个;计划总投资55.09亿元,比上年增加24.55亿元;新增项目完成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53.2%,比上年提升17.6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7个百分点。

2.工业投资高速增长。2019年,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5.8%,从2月份起扭负为正,增速连续9个月超125%,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速高于全市116.7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63.5%,高于全市50.7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居全市第2位。在投资结构不断改善和优化的带动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170.7亿元,占规上工业的38.7%,占比近四成。

3.三产引领经济增长。2019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60.03亿元,同比增长8.9%,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升0.5、0.3和0.6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3%从全市看,增速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较上年前进3位;从行业看,除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个位数增长外,其他行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金融业增速分别为13.4%、12.3%、11.0%、10.5%,分别拉动GDP增长1.0、0.6、2.5、0.7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21.0%,居各行业首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预警研判,实现经济稳步增长。从近两年全国、全省、全市、全区的GDP增速走势来看,增速持续放缓,全国由2018年的6.6%回落至2019年的6.1%,全省由2018年的8.3%回落至2019年的7.6%,全市由2018年的8.9%回落至2019年的8.0%,全区由2018年的9.1%回落至2019年的8.5%。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受中美贸易摩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运行面临诸多风险挑战,经济增长压力仍然较大。各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尽最大可能为企业服务好,解决当前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各种困难,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要围绕稳增长目标,全面监测重点行业、企业的生产运行情况,及时预警,最大限度减小“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力争实现转被动为主动,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顺利达产,推动全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二)强化企业帮扶,提高生产运营能力。一是规上企业“块头”较小。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产值1亿元以上的96家,占比46.8%,5 ~10亿元的15家,10亿元以上的仅6家,超半数企业产值在5千万以下。二是减产停产企业增多。2019年,全区共有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产,减产面高达35.1%,累计减产38.71亿元,拉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7个百分点。其中减产超亿元企业有9家,累计减产27.34亿元。全区停产企业共2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1.2%,拉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在短期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不利于工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经济形势的研判,及时找准不稳定因素,化解风险点,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将达规工业企业申报入库,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强化潜力挖掘,优化消费市场结构。近年来,随着汽车等消费优惠政策力度的减弱,以及市场饱和等问题的突显,全区原有的消费热点逐渐降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市场的增长,消费品市场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90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由2月的9.2%回落到年末的4.5%,其中,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仅增长1.7%全区消费品市场过于依赖汽车、石油等主要板块,消费增长的新支撑点相对缺乏,贸易发展短板较为突出。一是占全区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54%的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3.8%,拉低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增速2.1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年下滑17.0个百分点,影响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增速9.5个百分点;二是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日用品类、通讯器材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主要商品零售额分别下降54.1%、25.1%、22.9%、7.0%,共计拉低限额以上商业零售额增速3.0个百分点;三是限上石油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0.0%,增幅较上年回落1.8个百分点。要重点关注商贸业和出口型企业,发现新的增长点,挖掘新的亮点,提升区域品牌消费核心竞争力,满足消费者追“新”需求,释放消费潜力。要继续加快南环路汽车贸易走廊建设,积极推进汽车汽配产业升级,促进新能源汽车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及时将新开业汽车销售企业纳入限额以上商业统计,不断做大做强南环路汽车贸易产业商圈。

(四)强化项目攻坚,着力扩大有效投资。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虽实现较快增长,但从销售面积、结构、存量情况看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2019年仅新增世茂云璟1个商品房项目,商品房销售面积仅增长0.4%。从目前看,2020年仅有源昌江南城、三盛璞悦里两个新建房地产项目,缺少增长后劲;二是房地产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偏高,达65.8%,投资增长支撑力较为单一;三是受发展空间限制,全区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接续不足,全区在建项目42个,剩余投资量仅42.37亿元,剔除7个进展缓慢项目,剩余投资量仅35.1亿元,存量十分有限。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投资条件,切实加强投资引导,主动对接大企业,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增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要持续跟进重点项目,采取“一对一”精准对接,协调解决项目开工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形成推进项目建设的合力,力促项目开工建设。要加强项目入库服务,推动已开工项目尽快入库,不断夯实投资增长基础。

(五)强化企业新增,增强经济发展动能。2019年,全区申报入库“四上”企业4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7家,限额以上商业1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4家、房地产3家。从入库时间点看,除商业、房地产前三季度月度入库4家外,其余全部集中在年度入库,下一年才能统计,造成新增企业当年度没有形成足够的新增量,对当年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弱。从入库质量上看,新增入库企业规模较小,大部分仅达到入库标准,缺乏大的经济增长点,要拉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支撑乏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把培育企业新增作为调结构、补短板、稳增长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提高“四上”企业入库工作的首位度,做好达标企业纳规上限工作,充实我“四上”企业队伍,为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