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险服务创新助力鲤城文物保护管理
时间:2022-06-10 15:20 浏览量: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多次前往福建、山西、陕西等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考察调研,并就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个部分写进报告中。

一、背景描述

鲤城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遗产城市泉州的核心区,历史人文积淀丰厚,旅游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辖区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等珍贵文化史迹星罗棋布,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辖区拥有开元寺、清净寺、天后宫、府文庙、德济门遗址等8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史迹点,占全市世界遗产点近三分之一;拥有文物保护单位81处,占全市国保近五分之一;65项各级非遗项目,4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占全市五分之四;38处陈列馆、展示馆,星星点点融入在古城街巷院落和市民生活中

2022年初,鲤城区政府领导带队赴省文物局对接文物保护工作,达成了“山海合作”意向,山指龙岩市上杭县,海指泉州市鲤城区,在两个文物大区推行文物保险服务项目,筑牢文物安全防护网。

二、创新亮点

针对鲤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存在的问题,筛选26处省级及以上文保单位以及市级文保单位中10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迫切需进行监测管理的,共计36处文保单位纳入省级文物保险服务试点。主要以保险保障”+“人防”+“技防模式,其中技防包括安装安防和消防设施设备,人防主要为人员巡查,保险保障指为文物上保险,以此构建文物安全管理防护网。

(一)突破固有思路,创新定制保险方案

由于历史原因,“文物保险”,在我国处于长期缺位、

投保率很低的状态。即使有投保的少数地方,也大多停留在文物出现后保险公司依合同条款提供一定的风险经济补偿。因此鲤城区与保险公司通过在文物重置成本法上浮20%的方式,形成“防重于赔”的文物保险新思路。

(二)补足后天短板,加强人力物力支撑

    鲤城区日常巡查主要依靠文物部门、属地街道和社区人员,缺乏专业性、常态性、稳定性地文物巡查团体。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物保险服务模式,新增一支由保险公司组建的专业化文物安全保护巡查队伍,充足文物巡查力量。除此之外,保险公司预留“20万元”,增加文物管护资金来源和文物维护经费解决途径,有效提升文物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三)拓宽保护渠道,提升安全科技赋能

    创新性采购第三方文物安全科技服务,搭建智慧文物管理平台,达成监测预警和日常监管网络化、信息化、精准化,实现实时和远程监测、监管,提升监测效率和监管效能。

三、具体做法

(一)对症下药,为文物上保险服务

针对文物不可再生的典型特征以及文物估值难问题,鲤城区与保险公司形成“防重于赔”的文物保险新思路,通过给付保险公司保费,让保险公司给文物保护单位找疏漏、上设备、织密防护网,着眼于为每件文物量身定做增加安全可靠的保护方案,采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加人工力量,全力杜绝标的物出险鲤城区为36处文物保护单位估值近1亿元,这一方式较为科学地解决了文物投标标的物价值确定的问题。

(二)取长补短,为文物建闭环体系

在原有文物保护力量基础上,由保险公司负责新组建一支文物安全保护巡查员队伍,对鲤城辖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周巡查2次,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周巡查1次。这支队伍经过文物保护管理、安全巡查防护等方面培训后上岗,遇到特殊情况或发生风险时,能第一时间就近触达文物保护单位风险点,形成“发现及时、指令精准、跟踪到位、处置高效、反馈迅速”的文物保护闭环体系。这支队伍与原有巡查人员互为补充,承担文物保护巡查的基层责任。除此之外,保险公司会同承担文物“技防”工作的公司调派专业技术力量,有效提升文物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三)与时俱进,为文物赋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不断更新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文物保护管理上。2020年,鲤城区实现了文物保护单位智慧用电系统全覆盖安装,40几处文物点电气线路进行改造提升,今年来有效预警火灾近百次,有效提升文物防火安全系数。而此次开展文物保险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扩大科技赋能,主要通过搭建智慧文物管理平台,安装各类火灾探测报警、用电管理、视频监控、对讲广播等设备100多台套,报警声响起,监控视频即刻切换到报警点位实时图像,值班人员手机同时提示点位警示信息,工作人员及时、准确赴现场处置,真正实现远程监测、实时监控等全覆盖功能。

四、取得成效

(一)在巡查上,人员力量更加充实

文物日常巡查普遍依靠文物部门、街道、社区等工作人员,由于文物巡查的专业性、特殊性等问题,时常出现问题反馈不及时,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而通过文物保险服务项目,由第三方组建一支文物安全巡查队伍,充实文物巡查力量,且该队伍上岗前经文物安全知识培训,解决了专业上的问题。同时,通过监控平台可24小时实时监测文物安全状态。

(二)在资金上,维修保养更有保障

    目前,文物资金保障上,大部分为专项保护经费,主要用于文物保护修缮方面,在文物日常维护保养方面的经费保障较为薄弱。此次文物保险服务为文物管护资金来源和文物日常维护经费缺乏问题增加了解决途径,由保险公司预留20万元“预防措施费用”,用于文保单位的小修小补,防止扩大,实现从出险赔付向万无一失的事前防控转变。

(三)在机制上,保护体系更为健全

此次文物保险服务项目,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全面构建文物安全防护体系,既有巡查人员第一时间的现场处置力量,又获得维护保养经费上的支持,同时科技手段的加持让文物保护管理更加心里有底,文物保护逐步形成“发现及时、指令精准、跟踪到位、处置高效、反馈迅速”的文物保护闭环体系。

    2022年3月18日,中国文物信息报、国家文物局刊发《文物保险+服务福建创新方式补齐管护短板》,大篇幅报道宣传该项目在文物保护上的创新举措。鲤城区文旅局紧抓契机,加入试点创建。努力实现文物保护“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的效果,守护文物安全底线、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