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
时间:2023-01-02 09:47 浏览量:1

  元宵佳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俗节庆,是百姓过完“除夕”“新正”以后的第一个节俗。据书史记载:汉文帝之时,周勃平定诸吕之乱迎代王登基,是为汉文帝,当时恰好是元月十五日,汉文帝当即颁诏“与民同乐”,让民间彻夜点灯,文帝、皇后与后宫嫔妃出宫游赏美丽夜景。此例一开,从此以后每年元月十五夜,京城长安家家点灯,大放光明,百姓乘机玩乐,此即闹元宵之始,而帝后出宫游赏也成为惯例。古语“夜”称“宵”;因而文帝偕后妃出宫游赏与民同乐,天下诸州郡国街巷也大点花灯大闹元宵,形成一种习俗,故此称元月十五日为“元宵节”。 

  闽南泉州居民,大部份为中原之移民,所以也把中州的节俗包括闹元宵节俗也带来了,因而泉州元宵节的点花灯观花灯大闹元宵的活动,也因大批中原士族南迁于斯而迅速发展,特别是南宋朝廷在泉州设置“南外宗正司”,数千皇室来此定居,每当元宵佳节之时,他们仿效京城临安,大扎花灯,高结鳌山,布置微型亭榭,制作以山水园林为背景再安置人物和花灯,并组织各种民间游艺参加,使泉州元宵节花灯活动华丽壮观,闹元宵活动热闹异常,这节俗,历宋、元、明三朝而不衰,故明代谢肇淛所著《五杂俎》这样评价:“天下上元,灯灼之盛,无逾闽中”。《泉州府志》也有详细记述:鳌山周围,用锦缎围绕,流苏缀饰;鼓鸣于内,钟礼于外;灯火三层,热檀其上,香闻数里,鳌山上有亭台楼阁,有暗藏机关发条的戏剧人物,能在灯下表演一些动作;鳌山外用竹节对联装饰。 

  由上述可见,泉州鲤城元宵节大放花灯大闹元宵之俗,渊源古远而又热闹壮观。 

  而大点花灯与大闹元宵是密切结合的,如上引《五杂俎》载:“天下上无灯节之盛,无逾闽中;有十一夜已有燃灯者,至十三夜家家灯火照耀,如同白日;市上则每家门首悬灯两架,十家则扎一彩棚。其灯上至彩珠,下至纸画,鱼龙果树,无所不有。游人仕女,车马喧闹,深夜乃散。”这段记载极写闽中泉州大闹元宵的盛况,这种情况乃古俗流传,因历代统治者为了粉饰太平,同时也为了自己能彻夜游乐,所以鼓励民间于元宵节大放花灯,朝野大闹元宵,传衍成俗,陆游诗有云:“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也即朝野大闹元宵之写照。 

  降至清末,泉州东西街至钟楼一带,从正月初三起,就开始结鳌山、搭灯棚、办灯展为大闹元宵造势。而到了元宵佳节,整个泉州市区光明灿烂,如同灯的世界,从元月十一日开始,夜夜大点花灯,人人大闹元宵,此俗一直传衍,从未间断。 

  一、元宵节点花灯: 

  1、元宵节大放花灯之俗,渊源古远,自上古先民对火神的崇拜而有“通宵点灯,祭礼神祗”发展到元宵节家家户户点灯庆祝的节俗已历千百年之久。直至清末民元时期,古城泉州从正月初三日起即准备各种花灯,从钟楼至东西街一带,就开始扎鳌山,搭灯棚,准备灯展;至正月十三日,泉州三里长的中山路大街,各爿商店门口都挂上千姿百态的上元灯,东西大街也是如此,开元寺内也挂满花灯,东西石塔也层层结灯,大殿及广场上均扎了鳌山,大殿两廊也挂满各种花灯,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全市千万盏花灯齐放光明,整座古城变成灯的世界,形成灯的海洋。男女老少,一齐走出家门,上街看灯,一时中山路大街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擦背摩肩,特别是从钟楼往开元寺的西街之上,人们更是挤拥,常常是足不着地,让人流挨动前进,真正如谢肇淛所云:天下花灯,无逾泉州也,这种活动常常三五天还末能尽兴。 

  2、泉州花灯式样之多,千姿百态,难以尽述,有自宋代流传至今的百花灯,宝塔灯、如意灯、走马灯,玉簪灯和绣球灯等,还有仿制实物的鸡灯、扇灯、罄灯、茶瓮灯、酒壶灯、润饼灯等等,更有嫦娥奔月灯、鲤鱼吐珠灯,仙女荷花灯、龙凤呈祥灯、双龙戏珠灯、年年有余灯等等,还有明代发明的特殊材料制作的料丝灯,各种飞禽走兽、花果虫鱼、人物或建筑物,在良工巧匠手中,应有尽有,品种不下千百,它们寄托着人民无限美好的愿望。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良工巧匠利用当代物理科学的光学、力学、电学和化学原理又制作出许多现代花灯,如反映新社会的五角星灯、镰刀灯,各种器物如汽缸灯,车锁灯、门锁灯、汽车灯、飞机灯、轮船灯、卫星灯和火箭灯,更有能闪光活动的双眼闪光的龙虾灯、双眼闪亮又能摆尾的长毛兔灯,以及用超薄篾片制成的工艺极高的玉竹花篮灯等等,真正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果走上大街,真正是“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近年以来,花灯工艺又引进激光、电子最新科技成果,使各类花灯向立体、音响、活动、折光和沁香方向发展,使观赏花灯同时可享受工艺、灯光、色彩、音响、活动及芳香之美而惊呼泉州古老传统灯艺已焕发出日新月异的时代光辉,争奇斗巧,绚丽迷人而名扬宇内海外。 

  二、元宵节游艺装阁 

  泉州乃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站,始于隋唐而盛于宋元,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百业兴盛,文化发展,传统节俗也随之繁荣,在元宵佳节之际,除了大点花灯之外,还有装阁游艺活动更使元宵佳节生色,为观者助兴。 

  装阁之俗甚早,虽然史无明载,但至迟明代以前即有出现,这种游艺形式是由戏曲及弦管南音衍生的活动,由于泉腔南戏、南音在泉州繁荣发展,所以在宋元时代即有此类活动兴起,后来大盛于明代。 

  装阁的“阁”也称“阁台”、“阁棚”,其宽广约如双人床,围以高1.8尺棚栏,阁中架以木板,两端各竖铁杆一支,以供“阁旦”坐立扶之,由四壮汉抬着阁台,组成游艺队伍。 

  阁中角色称“阁旦”,饰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如《三国》、《水浒》、《西游记》、《说唐》以及《封神演义》、《英台三伯》和《陈三五娘》等。阁旦手执檀板,清唱南曲;由于阁旦窈窕动人、阁棚五彩缤纷,阁中人物惟妙惟肖,加上弦管伴奏南音清唱,故往往吸引众多群众围观。 

  装阁游艺不仅百姓为之,士大夫也有参加者,泉州明代进士秦钟震一年于元宵佳节独自承担一台阁棚,届时执事们为他备好,到了游艺当天,秦进士吩咐家人拿了几床雪白棉絮,利用阁棚板凳堆叠再盖上棉絮装成山丘形状,又挂上“白雪满山高士卧”的阁名,两边又挂上同代名士高启的名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作对联,此时秦进士酒意微醺,身穿长袍,手执书卷,就躺在那雪白棉絮之上,执事们原以为秦进士会雇什么好角色来装阁,全没料到竟是这样的阁,也只好抬着他游玩一天了,此事后来在泉州读书人中传为美谈。 

  装阁还有草龙阁、蜈蚣阁、香阁、板凳阁等等,各显其趣,兹不赘述。 

  三、元宵节攻炮城 

  古城泉州在元宵节有一项风格独特场面热闹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那就在百源川池畔或威远楼广场举办“攻炮城”活动,这是项融娱乐与竞技于一体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炮城的制作要有内行的师傅,先用竹木、麻绳、铅线和铁钉等材料搭起炮城的框架,高约二三丈,分成若干层,形状可方可圆或三棱尖塔,框架搭好之后,由焰火师傅根据财力及要求,设计出多种焰火图景,置于炮城周围,层层而上,直至最高点。 

  炮城焰火图景甚多,焰火师精心设计,常见的有“金龟磨”,在一个米筛大的竹环上捆扎无数横放的装满火药的斜口芦竹细管的“鼠仔”并用一条火药心相连接,一旦火药芯被攻城炮兵的电光炮击中引燃,所有“鼠仔”同时迸出五光十色的焰火,并推动竹环迅速旋转,变成五彩缤纷的飞轮,在热烈的鞭炮声中飞旋。 

  又如“仙人祝寿”,当攻城的电光炮点燃这个节目的火药芯时,燃烧的焰火化成一个仙翁的形象,扎在仙翁手上的一轴图卷突然向下展开,在鞭炮声中显示出一个斗大的“寿”字。 

  又如“满天星”,一经点燃,在二三尺长的竹条上缚着的百十个“鼠仔”同时射向天空,最后在空中爆炸闪光,犹如今日之五彩焰火。 

  焰火师设计多种节目,未能一一详述。 

  攻城时辰一到,炮兵各显神通,人人竞勇,都把点燃的电光炮扔向最高处,以点燃那个最精彩的节目,捧走首奖。此时电光炮在炮城四周上空纷飞,围观群众呐喊助威,每当攻下一个节目时,围观者高声喝彩,场面十分热烈,为元宵节增添无限热闹气氛。 

  四、敬祀祖先,孝“代人” 

  中国人历来有泛神崇拜与“事死如生”的传统风习。元宵节乃新的一年中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各族姓经常于元宵节前后举行隆重“春祭”,以隆重的仪式及盛宴祭祀恭奉在祠堂祖厅中的祖先,各家各户也以五味碗,润饼菜敬祀家中的祖先,此俗原自中州跟随移民而流传至古城泉州城乡各地。 

  除祭祀祖先之外,就在正月十五日下午,各家各户由家庭主妇主持一个“孝代人”节俗,所谓“代人”乃用以代替代表人,是人的“替身”。其形制乃用细篾条先扎成一个直径约寸半的小圆圈,再向上扎一支宽六分长四寸的短篾片,然后贴用色纸剪成的男女立式形象,男人下身开叉作裤,女人于下身整片为裙,脸上绘五官,数量为全家男女人口数,也即代表代替一家人丁之意,主妇将这些“代人”摆在已有五味碗的竹簸箕边沿,让“代人”们面向五味碗,于是主妇点燃炷香祝告,请祈神灵保庇一家大小平安,事业顺利发达。祝告既毕,然后主妇把每一仙“代人”拿在手中,逐一让“代人”吃鱼肉菜肴,又拿酒杯逐一让“代人”饮酒,在做这些动作之时,主妇口中念道:“食肉走历历,吃酒走扭扭;吃人酒菜,替人消灾。”然后取冥币银、服、金连同“代人”一并在焚金炉中烧化。“孝代人”之仪俗至此结束,这个节俗就是在一年之春让“代人”作替身,代替真的人去顶祸消灾,这就是此俗的心理基础。 

  五、元宵节夜去听香 

  元宵节吃过润饼菜之后,一些有心事的男女,常到关帝庙或其他神灵去卜杯求“听香”的方向、角落,在神明默许或指点之下,到某一方住暗中听人言语,以作为自己问题的答案,常有的是年青男女寻求自己关于婚事或求职的答案,侨妇询问海外亲人的吉凶,商人寻问商业的兴衰等等。 

  元宵佳节期间,常有火鼎公婆及宋江阵之游艺,兹不再赘。 

  六、专用食品:元宵丸,元月十五日早,家家户户必煮元宵丸吃,以寓团圆美好幸福之意。 

  元宵丸,俗称上元丸,以炒熟花生仁、乌麻籽、冬瓜糖屑,共为细末,加入白糖制成龙龙眼果大之内核,食用时裹以上等糯米粉,入水煮浮即可食用。此种上元丸其渊源甚为古远。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上元丸也称元宵或元宵丸,宋周必大《太平园续篇》:“元宵煮浮圆丸子”。可见此俗至迟在宋代即已有之,后人因元宵煮圆子,遂呼圆子为“元宵”。闽南人多中原移民,也带来此俗,于元宵节前制备,待上元节食之,此俗历经千年至今流传不衰,街坊随时有制作备用者。 

  文艺踩街,元宵节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踩街,此俗渊源也甚古远,其源肇自“唐代的蹈歌”。据《朝野佥载》称唐明皇先天二年(713),正月十五、十六、十七夜,于安福门外作高灯,少女蹈歌于其下。后世将蹈歌改为行歌,进而加入一些其他文艺形式逐渐衍化为今日之文艺踩街。 

  泉州古城于上元节经常举行文艺踩街,内容异常丰富,舞狮弄龙、阁台马队、火鼎公婆、抉胸、车鼓阵、弦管、十音、八音、女间   仔唱等等,难以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