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鲤城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苏培聪带领部分政协委员,聚焦“我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开展视察监督活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江涛,区政协副主席谢承华参加。
视察组一行先后前往泉州演艺剧场综合体及商业配套街区项目、上村社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泉州鸿荣轻工有限公司、南厝鲤餐饮场所等地,实地察看项目施工扬尘整治、企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站点运维监管、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等工作,详细了解全区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各项措施落实情况,针对发现问题,视察组与相关单位负责人深入交流探讨,共商对策建议。
视察组指出,大气环境状况直接关系环境质量,是关切民生福祉的重要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要求,厘清责任、夯实举措,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鲤城高质量发展。
视察组要求,要强化高位推动。深刻认识做好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聚焦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重视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群众生活品质。要加强源头管控。抓好工业源、焚烧源、扬尘源、餐饮污染源等大气重点源专项整治巩固提升,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充分借助科技手段,完善污染源分类管控与监测预警体系,持续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深化联防联治。加强部门联动配合,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通过政策、项目、机制、宣传赋能,共同凝聚大气污染防治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职能,持续跟进问题整改落实,深入调查研究、精准建言献策,推动大气环境治理取得更好成效。
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鲤城接下来应如何进一步行动?当天,结合视察监督内容,委员们从不同方面进一步提出意见建议。
近年来,鲤城大气环境治理虽有成效,但距离人们的期待仍有所差距。改善大气质量既是保护环境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区政协委员魏热火建议要强化联动监督,搭建环保载体平台,丰富群众参与渠道,随时反映环境问题,推动环境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控”。
古城文旅蓬勃发展,离不开“绿色古城、环保鲤城”的构建。区政协委员傅江江呼吁以数据共享构建跨部门AI决策中枢,以“物联网+区块链”拓展污染溯源场景,以公众AI小程序激活全民智治,让科技成为打通“监测-监管-治理”全链条的核心引擎,赋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守护居民生活与古城旅游的 “清新烟火气”。
在江南新区,车过扬尘漫天,大面积物料、建筑垃圾露天堆放等问题在部分建筑工地存在。区政协委员钟阳阳表示,针对工地扬尘等大气污染防治突出问题,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引导文明施工,确保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区政协委员徐强建议,加强江南新区扬尘治理,推广高压旋转雾桩、环保抑尘剂及工艺车间化改造等高效技术手段,建立多部门数据执法协同的扬尘联合治理机制,畅通举报监督渠道。同时压实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环保责任,落实管理制度推行绿色施工,切实改善空气质量与民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