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泉州市鲤城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0-02-26 10:06 浏览量:1
  区七届人大五次

会议文件(十五)

 

关于泉州市鲤城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0225日在泉州市鲤城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鲤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林顺清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鲤城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给经济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区在各种复杂局面的考验面前,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三大转变”、“四个致力”、“七个紧抓”为工作主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负重奋进,合力拼搏,千方百计保增长,攻坚克难促发展,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年初确定的大部分指标均能完成年度目标,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等5项指标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年初预期目标有一定的差距。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并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对该5项指标进行了调整,调整后,主要指标均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7.57亿元,增长14.6%

——工业增加值完成49.09亿元,增长9.5%

——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2.17亿元,增长11.6%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71.71亿元,增长12.2%

——财政总收入完成12.12亿元,增长5%,其中,区级财政收入6.23亿元,增长7.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41亿元,增长18.1%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完成7622万美元,增长29.6%

——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完成3.67亿美元,增长11.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75亿元,增长16.2%

——其它约束性指标均能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2009年,我区抢抓国家“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机遇,坚持项目建设和优化结构并举,多渠道筹集投入资金,促进有效投入。年初确定的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34亿元,其中17个在建重点项目实现投资9.0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5.6%33个重点工业项目实现投资6.3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9.88%6个省、市重点项目实现投资6.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7.9%。有27个项目已全部竣工或部分竣工。一是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7个安置房项目共建成50.27万平方米,实现投资3.32亿元,完成年计划83%二是商贸项目完成情况较好,万祥商城完成投资1.44亿元,3月可以投入使用;商贸物流中心4563宗地块(163.79亩)、海峡汽车商贸城AB地块(334.96亩)已成功拍卖。三是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钧石能源、海天国际运动服装产业基地一期工程、东南医药、超越鞋业等20个项目已全部或部分竣工投产,有力增强了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三)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1、“保增长”顺利实现,产业结构更趋优化

“保增长”目标顺利达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57亿元,增长14.6%,比预期目标高3.1个百分点(其中,泉州开发区实现增加值60.2亿元,增长27.7%,对我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5.2%)。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3亿元,下降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5.1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82.17亿元,增长11.6%。完成财政总收入12.12亿元,增长5%,其中,区级财政收入6.23亿元,增长7.6%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1.71亿元,增长12.2%。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业完成规上产值19.12亿元,增30.1%,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8.2%上升到11.1%。其中,钧石能源、文创电子等4家光伏企业增长37.6%,雷克通信、泰克通信和泽士通电子等93G企业增长46.1%。传统行业保持稳定,纺织鞋服业完成规上产值106.52亿元,增长8.5%;机械汽配业完成产值21.1亿元,增长21.4%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47%(扣除泉州开发区数据),服务业实现工商总税占全区总税的57.75%,分别提高0.12.33个百分点。金融、房地产和批发零售等行业发展加快,分别增长26.2%16.5%20%。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长25.8%,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97.1%。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7.3万人次,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35.7亿元,增长8.8%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新修订《鲤城区科学技术奖励规定》,提高奖励额度。社会公共科技资源不断强化,区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省级重点考评,新建2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24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0个项目被列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新增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市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个。

2、扩内需成效显现,协调发展态势良好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1.41亿元,增长18.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73亿元,增长20.8%;城镇项目投资完成31.68亿元,增长17.2%。城镇项目中,工业投资完成14.18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7.23亿元,增长27.3%。国有投资力度加大,全年完成投资11.61亿元,增长47.9%

消费需求高位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75亿元,增长16.2%一是大型商贸百货销售良好。沃尔玛、百汇等4家较大型的百货零售企业品牌效应明显,共实现零售额4.84亿元,增长18.34%二是电器消费增长强劲。国家推行“家电下乡”等政策拉动了电器热销,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累计实现零售额1.17亿元,增长23.7%三是汽车销售热度不减。23家限额以上汽车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19.92亿元,增长23.9%

3、境外上市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难中求进

境外上市取得突破一是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若干意见》(泉鲤政文200998),进一步降低企业改制成本,调高企业上市前期的奖励额度,完善企业改制上市服务机制。二是企业上市实现新的进展。新增上市公司3家,巨星国际(鸿星沃登卡)、格来德集团分别在韩国、新加坡上市,铂阳精工在香港借壳(红发集团)上市,共募集资金6.9亿元。三是上市及上市后备企业支撑作用突出。5家上市公司2009年实现产值48.59亿元,增长18.11%,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8.3%13家工业上市后备企业完成产值32.79亿元,增长18.91%

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全区新批办外商投资企业5家,增资7家,合同利用外资5924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74.24%。外商实际到资在前两年利用外资存量的带动下,完成情况较好,按报表口径实现9628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283.18%,按验资口径实现7622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17.8%,增长29.6%

稳定外需成效显著。全区企业自营出口3.67亿美元,增长11.13%,位居全市各县市区前列。全区规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2.1亿元,增长0.5%。从出口商品结构看,纺织鞋服业出口51.58亿元,与上年持平;机械汽配业出口6.35亿元,增长27.12%

4、民生保障改善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增长7.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万元,增长8.6%,实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万元,增长6.7%

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全区新增就业1.45万人。完成各类劳动者培训2万人、农村劳动力培训4.7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2人,其中“4050”人员146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86%以内。

社会保障继续扩面。“五险统征”工作成效显著,全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4.3万人、3.7万人、14.8万人、4.01万人、3.6万人和3.65万人。

社会事业协调并进。继续实施江南新区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明新中学综合楼竣工投入使用,泉州十五中综合楼主体封顶,完成区职教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申报准备工作。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继续做好非遗保护工作,3人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项非遗被列入省级第三批非遗项目,完成18个农家书屋的新(改)建工作和9个福建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的安装工作。狠抓计生“强基、克难、人本、创新”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2.57‰,政策符合率97.91%

各位代表,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在内外压力俱增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应当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企业经营特别是出口型企业仍然面临较大压力,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很困难;受土地供应等因素的制约,大项目引进和企业增容扩营仍困难较多,项目建设整体推进压力较大,特别是反映经济增长后劲的生产性投资增势不强;服务业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和好项目相对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尚需快步跟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就业、社保以及社会稳定等和谐社会建设任务压力仍然较大。2010年我们将努力使以上矛盾得以有效解决,使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决胜之年,是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着力提高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要千方百计保持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且要抢抓“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重视运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的宝贵经验,不失时机“调结构、促转型”,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的发展赢得先机。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1、预期目标安排情况

根据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立足鲤城实际,建议2010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农业总产值下降40%,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3.5%,工业增加值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5%,财政总收入增11.5%,区级财政收入增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与2009年持平,全社会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增长5%,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4%,化学需氧量削减至7944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至1002吨以内。

2、预期目标安排依据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5%(含泉州开发区)。主要考虑到今年宏观环境仍面临诸多变数,诸多挑战,但总体将好于去年,保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增多。同时,也是综合权衡衔接我区“十一五”GDP发展目标、贯彻海西意见提出的近期目标和泉州市2010年预期增长目标要求等情况后提出的,既符合上下衔接、多作贡献要求,也符合鲤城实际。经测算,三次产业的增长是能够支撑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农业总产值下降40%。主要考虑年内将取缔所有畜禽养殖点,畜牧业产值将大幅下降,预计将影响农业总产值下降40%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3.5%,工业增加值增长11%。经调查,2009年纳税50万元以上企业和28家新投产的企业预计新增产值23.35亿元,可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3.5%以上,相应带动工业增加值增长11%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5%。主要考虑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消费政策力度,但政策的执行力度会有所调整,预计第三产业仍将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经综合测算,三产增加值建议安排增长11.5%

——财政总收入增长11.5%,区级财政收入增长11.5%。主要是根据税源摸底情况,充分考虑金融危机余波冲击和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我区财源潜力作出安排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主要考虑今年安排的50个重点项目和其它未列入重点项目的房地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7.47亿元,以及还有几宗用地将在年内陆续推出招、拍、挂,将对投资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作出安排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主要考虑国家今年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这将推动我区消费需求持续扩张,加上我区新增了万祥小商品市场和水果批发市场,金泉钢材市场年内建成营业,汽车4S店陆续增加,将进一步加强我区商贸业的聚集辐射作用。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安排增长16.5%是可以实现的。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与2009年持平。主要考虑前两年境外上市企业的返程投资以及拟上市企业引进的战略投资资金2009年都已基本到位,2010年的外资存量较少,而且我区招商载体有限,因此,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建议安排与2009年持平。

——全社会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增长5%。主要是考虑世界经济已出现复苏迹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出口企业订单不足、资金紧缺、收汇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外贸环境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改观。因此,2010年出口商品总值建议安排增长5%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主要是考虑2010年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加上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等有利因素,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安排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安排8%,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主要是考虑这五个指标均是约束性指标,每年必须完成市里下达的计划。根据“十一五”期间的总体任务和目前完成情况,建议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4%,化学需氧量削减至7944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至1002吨以内。

(二)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实现“调结构、促转型”目标,必须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力争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有新进展,在重大项目管理上有新提高,在重大项目融资上有新突破,在重大项目带动上有新谋划,在重大项目服务上有新成效,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1、重点建设项目安排情况

在项目安排中,我们始终本着有保有压的原则,侧重社会民生项目、生产性和商贸服务业项目,根据投资规模、投资方向和前期工作进展情况,2010年共安排在建重点项目50个,计划总投资107.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57亿元;预备重点项目30个。在建项目中,政府投资类项目12个,年度计划投资5.51亿元;社会投资类项目38个,年度计划投资21.06亿元。

2、在建项目安排的主要原则

一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计划投资1.41亿元开工建设池峰路二期、江滨南岸浯江路市政工程、火炬路一期、园区11#路二期工程等4个项目,大力提高江南新区城市化水平。

二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园区方面要继续推进《江南高新园区“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快园区六期建设步伐,抓紧进行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新塘商住区等项目建设,着力完善产学研体系和商务、休闲、教育、培训等配套服务体系。产业方面要进一步加大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做大做强我区纺织鞋服、电子信息、机械汽配等支柱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0年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3个,其中,电子信息业8个,总投资11.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3亿元,重点实施钧石能源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文创光电集成产品生产基地和技术应用示范基地等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机械汽配业4个,总投资2.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0.9亿元,重点实施汉威机械、田中机械新厂建设等项目,提升我区机械汽配产业整体水平;纺织鞋服业8个,总投资12.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7亿元,重点实施海天国际运动服装产业基地二期工程、格来德工业园、沃登卡新厂房等项目,进一步增强海天轻纺、格来德、沃登卡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

三是加快推进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增加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商贸、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投入,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创办功能性总部,新建新盛、新塘、奇信等三栋企业商务或科研中心,总投资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00万元。强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投资1.8亿元建设T淘园和六井孔文化创意园,打造闽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强化商贸物流业优势地位,建成金泉钢材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开工建设江南新区商贸物流中心(一期)、新华都物流配送中心,加快打造“泉州汽车贸易走廊”,推进电子汽配城、福宝汽车贸易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鲤城商贸物流中心地位。

四是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在安排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时充分考虑惠民安康工程,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扩大社会事业投入。积极实施安居工程,继续推进延陵、后坑、锦美等安置区和江南火炬工业区生活服务中心(金海湾商住区)、江滨南岸商住区(中升房地产辉映江山)、泉州师院旧校址商住区等商住小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江南街道东浦社区城中村、南俊巷北拓及米仓巷危旧房等危旧房屋成片改造工程,大力推进旧浮桥街片区改造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继续实施江南新区中小学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万祥医院和市区农产品检测中心综合楼(鲤城区工商局检测中心),着力增强江南新区公共服务能力。

三、完成2010年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建设项目的主要措施

(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提升服务业能级。一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整合优势资源,突出名城特色,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信息咨询、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特别是要积极融入“海西”大局,主动发挥对台优势,吸引台湾服务业组团转移,形成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走服务型、创新型、都市型的发展路子。二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完善商贸流通体系,继续整合提升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提高居民消费性支出,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稳定住房、汽车的消费需求,落实扶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要规划引导服务业发展。认真抓好市、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推动其深化、细化、延伸和创新。以《鲤城区“十二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为契机,聘请高层次的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研究策划既能体现鲤城名城特色又能提高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子。

提升工业内涵积极利用各级支持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更新设备的政策措施,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能力和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及附加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技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功能,借助“6·18”交易会平台,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钧石能源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海天基地、格来德工业园等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协作分工和联动发展,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大力深化项目带动,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

强化投资拉动。一要抓好项目前期。根据年度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紧紧围绕古城新区建设、高新产业、总部经济和创意产业发展,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将美食街北延段改造、龙头山片区改造、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泉州七中江南校区、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滨江片区金塔段总部经济区及滨江商住区一期、新华商业中心、站前大道等8个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备重点项目列入年度考核,与在建项目一并管理,力争其前期工作有重大突破。二要抓好项目服务。积极沟通上级部门,积极开通项目申报绿色通道,加快项目的打包申报,争取得到国家和省的审批、核准或备案。积极向上级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同时做好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存量土地挖潜工作。以落实银企合作签约项目资金到位为重点,最大限度地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三要抓好项目调度。按照年计划、季安排、月调度的要求,强化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度;坚持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责任主体、规范投资行为、完善建设条件、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实施进度、搞好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科学制定规划全面完成好“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规划实施奠定良好发展基础。抓好“十一五”规划收盘和“十二五”规划编制衔接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区“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定位,做好全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抓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培育今后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三)纵深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深化各项体制改革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并联审批和绿色通道服务,健全网上审批功能。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破解“熟人经济”。推进城市、社区、就业、社保等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深化医药卫生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领域管理,逐步完善管理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鼓励企业改制上市的政策措施和机构建设,加强对17家上市后备企业的跟踪、指导和服务。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内外资并举,优化招商政策,依托江南高新园区、滨江总部经济区和古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招商,鼓励企业增资扩营,促进“9.8”投洽会、6.18交易会等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加大对台招商力度,争取引进一批台资龙头企业入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成交方式,用好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出口信用保险、融资担保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海西意见,力争对台贸易上新台阶。

(四)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严把项目准入关,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推行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着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加快节能节水降耗技术改造。深入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近海水域污染整治,大力推进污水处理体系、垃圾处置体系、污染减排设施建设。继续狠抓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削减目标任务。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目标,积极推进“区域教育优化、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社区教育服务、三品课堂研究、品牌教师培养、教育和谐发展”等六大工程,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快江南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步伐,全面提高卫生疾病防控水平和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加强非遗申报及保护工作,建立完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继续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扎实推进文明城区创建活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

加快构建和谐鲤城完善低保制度,继续做好优抚安置工作。畅通人才引进渠道,优化人才培养服务机制,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力度,稳定市场物价,确保食品和药品安全。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维护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平安鲤城”建设。

各位代表,做好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建设现代化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区!

 

 

 

 

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               2010 2 23

附件下载